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朝實行鹽榷制度,所以鹽價比較高,一旦西夏的低價青鹽入境勢必會影響宋朝的榷鹽銷路,一舉兩得。
但和宋朝政府玩經濟西夏人還真不是個兒,眼看邊境走私青鹽的數量越來越大,光靠抓了砍頭也不是個事兒。因爲青鹽一入境,抓的、砍的大多是自己百姓,對敵國一點傷害都沒有。
咋辦呢?宋朝政府幹脆就在宋夏邊境地區放開榷鹽交易了,然後從全國各地調集大量海鹽運過來,用比青鹽還低的價格出售。
西夏的鹽湖裏產鹽量再大也頂不住取之不盡的海鹽啊,老百姓也不在乎青鹽比海鹽更好看、更好喫,反正都是一個味兒,鹹了就成唄。
結果不用禁止走私,走私犯們乾脆全改行了。繼續從西夏販鹽到宋國無利可圖,往內地販運的話……有幾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這下西夏政府慌了,最大的出口貨物賣不動,緊缺的物資就換不回來。咋辦呢?沒轍,別看宋軍進攻不咋樣,可要是讓西夏軍隊離開自己的地盤去大規模進攻宋朝也沒什麼把握。畢竟在防禦作戰中步兵就不那麼喫虧了,能用數量上的差異抵消騎兵的優勢。
於是就只能坐下來談判,宋朝政府打敗了仗,可俯首稱臣的反倒是西夏。然後宋朝政府每年再賠償一部分錢物,當哪方覺得不甘心時就再打一打,打完了就再談一談。雙方就這麼暫時僵持,誰也搞不動誰。
“馬匹呢?西夏可曾用馬匹作爲互榷貨物?”對於宋朝政府的這種做法洪濤舉雙手雙腳贊成,能用其它手段解決的爭端最好就別動用戰爭,不是慫,而是成本不划算。
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打仗就是燒錢,如果錢燒了還拿不回足夠的戰利品,這次戰爭不管輸贏都是輸,對國家毫無意義,還有很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