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二也能聽懂,甚至比王大想的明白,不處罰肯定不成。新政最核心的基礎就是強調規矩,任何人,哪怕是皇帝也得遵守規矩。如果自己帶頭破壞規矩,和舊派官員也就沒什麼大差別了,那還費勁推行新政何用呢。
“女兒願意認罪伏法……”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一失足成千古恨。事已至此,再不捨也只能認命了,罪不至死,但已經無法再領導內閣執政。
“女兒願意認罪伏法……學生願認罪伏法……”有了王二帶頭,委員們也就放棄了僥倖的心思,齊刷刷的把頭低了下去,不少人已經開始流淚了,新政是她們一點一點搞起來的,眼看就要成功,卻不得不離開,真捨不得。
“認罪伏法也不是好辦法,把你們都撤換,不光新政要停滯,朝廷也得癱瘓。還得再讓舊官員執政,還得把權利還給皇帝,結果會更不堪。”
鐵面無私,連湟州會帶促進社成員一起治罪,也不是個好辦法。這些成員大多在新內閣裏擔任要職,獲罪之後肯定沒法再耽誤職務了,這些空缺由誰填補?真不是隨便找幾個人學院畢業生就能幹的,想不讓國家亂套就還得恢復之前的舊制度。
“大人,能不能在內部處理,不予公開……”高翠峯對湟州會的事兒也不太支持,但也不太反對,更不願意新政由此被拖累。聽到攝政王也有這種想法,覺得是該出面替駙馬背個黑鍋了。這事兒不是明擺着嘛,攝政王不想自斷手臂,但又不能公開徇私舞弊。有些提議必須從外人嘴裏提出來,攝政王不置可否,這樣才能讓領導避嫌嘛。
“不予公開……要是不想公開,本王何必讓諸位千里迢迢趕到這裏開特別會議,拖上個把月待回到揚子鎮再開會也來得及嘛。再說了,那麼多地主、富戶、自耕農被搞得敢怒不敢言,不是家破人亡就是破財免災,你們覺得僅僅內部處理一下,良心上過得去嗎?”
洪濤依舊在搖頭,高翠峯這個辦法帶着濃重的舊派官員思想,只要朝廷不受損,民間有點損失不算啥,甚至認錯都不用,只要不繼續加害,百姓們就該歌功頌德。
“……大人息怒,下官以爲可以做出賠償,若是涉及人命,當地官府自然要追責,給百姓一個交待即可,不要把此事和新政掛鉤,想必就能去除影響了。”
高翠峯覺得自己的猜測應該是對的,至少方向對了,攝政王之所以會反對,一是嫌自己的辦法太粗糙,二是要自己再堅持堅持,這樣纔能有就會下臺階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