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女兒以爲老二不適合,她是總理,代表朝廷和內閣。還是由女兒負責比較合適,有三妹在完全可以接過樞密院的職責!”第二起身的是王大,先否決了王二的提議,然後開始自薦,還把繼任者都找好了。
“大人,下官以爲總理和樞密使都不合適,她們都是新派官員,這會讓舊派抓住把柄趁機反撲。此事由下官一力承當比較妥當,下官在他們眼中出自陛下潛邸,也不會過於苛責。”
第三個起身的還是高翠峯,他想得比王二和王大更周全,把各方的反應和各人的身份都考慮了進去,不愧是在野組織部長。
“其他人也不用再表態了,王大說的對,老二是內閣總理,爲此擔責影響太大。老大和高大人呢,份量又輕了點,怕是擔不起這麼大責任,搞不好要把小命丟了。其實有人可能想到了,也可能沒想到,在座的人裏除了本王,沒人能對此事負責還可以全身而退……”
全都不出聲推脫責任很不好,全都爭先恐後的爭着擔責也沒什麼意義。洪濤覺得這樣很醜陋,人性的醜陋,不想再看,直接道出了那個最合適的人選。
“爹爹不可!大人不可!校長不可!”此言一出,桌邊頓時熱鬧了,誰也沒想到攝政王把大家叫來是爲了這個目的。
“邦邦邦……還有沒有點規矩了!”雖然不是正式會議,但也不能誰想說就說,尤其是在洪濤準備闡述一件事兒的時候,最煩別人插嘴。
“大宋百姓只知新政的執行者是你們,我這個攝政王手握兵權,凌駕於朝廷和皇帝之上作威作福,又有嗜殺惡名。通常這種權臣是洗不乾淨的,也是最適合背黑鍋的。不管任何罪名,只要放到本王腦袋上,百姓們全都會相信,這就叫慣性思維。再有,不管是你們誰來擔責罪名都太大了,搞不好連小命都保不住。本王不同,惡名太大,只要能認罪去職,交出兵權,大家就會滿意的,不光不會深究,還會刻意縱容,生怕把本王逼反。”
等大家都安靜下來,洪濤纔開始解釋這麼做的理由,一條一條說得非常清楚,非常符合現實情況,讓人無法辯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