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兩位夫人之事外人能拿來調笑,老夫可沒這個臉皮。和這件事比起來也無足輕重,真不知你王晉卿是怎麼想的,難不成真的嘴上說一套、背地裏做一套?”
但今天蘇老頭顯然不是來蹭喫蹭喝過嘴癮的,面對洪濤的擠兌沒做任何辯解,未落座就把手中的報紙扔到了洪濤懷裏。
“借新政之名,行害民之舉!”洪濤拿起報紙,是開封日報,頭版頭條一行大字,觸目驚心!驚訝的表情當然是裝出來的,回家有快二個月了哪兒也沒去,就是在等這一天。
要說王二她們也是夠慢的,覈查了這麼久纔有所行動。看來是汲取了之前的教訓,不再幹什麼事兒都只追求效率,估計沒少開會討論利弊得失,平衡了各方意見之後纔對外公開。
報紙的內容無非就是披露了荊湖南路和江南西路的湟州會作爲,但沒有指出湟州會的名字,只說是一些地方官員爲了彰顯政績歪曲了新政的初衷,給當地百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最後一段是纔是重點,筆者看似無意的提了一句,此種官員考覈方法是攝政王提出的,從結果上看似乎不妥,很值得商榷。
“小弟又不是聖人,孰能無錯。幸好有人提前發現了不好的苗頭,能及時制止也算好事兒。”洪濤不用太仔細看就知道這是誰寫的,真難爲了王二,她自打入京當總理之後就很少親自提筆寫文章,水平倒是沒有明顯下降。
“果真是晉卿所爲!”蘇軾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朝中又有人要站出來反對新政,這種論調不過是敲門磚,先試試水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