鮎魚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24美元,這在1872年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絕對是一筆鉅款,哪怕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這筆錢都很有意義。
1883年,伊利伊諾州勞動統計局做過一個統計,有一個人在1883年工作了30個星期,收入了250美元,他和他的妻子,5個兒女住在雙套間的公寓裏,每月租金爲6美元,這一年,這一家人在食品上的花費一共是80美元,他們的家庭食譜包括麪包、咖啡、以及鹹肉。
看看,1883年一家人生活了一年總共才花了80美元,1872年的美元肯定比1883年的美元還要值錢點,李牧一個小孩的零花錢都有每個月24美元,這待遇確實很優渥。
而且李牧的零花錢還不是從登陸美國之後纔開始計算,從上船那一天就已經開始計算,所以李牧的兜裏現在就有陳荔秋預先支付給李牧的24美元,這算是訂金。
搞定了零花錢,李牧準備把這個“留美學童”的身份繼續頂替下去。
要說李牧這人吧,他在二十一世紀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從小沒有在書桌上刻過“早”,也沒有立下過“爲中華崛起而讀書”之類的鴻願,別人上學的時候李牧上學,別人工作的時候李牧工作,李牧沒有什麼救國救民大志向,也沒有天下爲公的急公好義,李牧就是個有點自私的普通人,只想過好自己的日子,雖然不會爲國家做出多麼驚天動地的貢獻,但也不會給國家找麻煩,其實這就是二十一世紀共和國普通人的生活狀態。
把這樣的一個人扔到十九世紀中晚期,雖然李牧的同胞還生活在水深火熱的封建階級統治下,但李牧也不會馬上就生出來推翻滿清政府、建立共和天下的想法,那是偉人們應該做的事,和李牧沒什麼關係,李牧只想這輩子過得喫喝不愁,安安生生的把這輩子混過去就行。
當然了,如果再過幾十年有立志要推翻滿清政府的革命黨來找李牧募捐,李牧也會慷慨解囊相助,但別指望李牧主動爲國爲民去出生入死,那不是程序猿的性格,程序猿們都是很愛惜自個的,最喜歡在屏幕後當鍵盤俠。
只可惜身處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年代,事情的發展會不會讓李牧滿意,李牧現在還不知道,不過擔心未來是沒用的,還是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