鮎魚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誰說美國沒有技術壁壘?
美國所謂的“自由”,是指美國在需要自由的時候,這時的“自由”纔有意義,如果不是美國需要,那麼不好意思,美國沒有反哺歐洲的義務。
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大概無法想象,十九世紀的美國,在歐洲是受到普遍歧視的,二十世紀末的美國南方酒店,可以掛出不允許黑人就餐的牌子,十九世紀的歐洲人也這麼幹,巴黎就有很多餐廳,明目張膽拒絕美國人就餐,他們的理由很簡單,美國人總是大聲說話,美國人沒有禮貌,美國人不講衛生,美國人會影響其他客人就餐的心情,等等等等。
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二十一世紀的國人剛剛走出國門的時候,也會遇到種種歧視,其實都可以理解,看到昔日窘迫的鄰居闊起來,眼紅在所難免,他們纔不會管你的錢是怎麼來的,你是辛辛苦苦掙的錢,和你買彩票中了獎,在他們看來都一樣,你的日子比我過得好,那麼就是你的錯。
面對歐洲人的歧視,美國人當然也心有不甘,不過美國現在還沒有足夠的話語權,所以美國只能隱忍,這個仇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才能報,當時的歐洲被打的稀巴爛,美國這時候以救世主的姿態入場,從此美國就成了世界的債主。
現在時機不到,美國還沒有報仇的機會,但是美國已經開始在某些領域對歐洲進行技術封鎖,比如無線電,比如汽車,又比如現在的飛機,美國都希望對歐洲保持技術封鎖。
“不着急,咱們沒辦法獲得戰爭部的允許,那就把問題交給裏姆先生,憑藉裏姆先生和戰爭部的關係,相信裏姆先生一定有辦法——”唐納德·哈金斯還是把希望寄託在李牧身上,要跑關係,當然要李牧這個老闆出馬:“——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做好一切準備,回頭你就去邀請那些歐洲國家的高官來咱們航空公司參觀,如果找不到關係,就去找駿馬武器公司,他們在歐洲有成熟的渠道,我們要充分利用歐洲國家之間的軍備競賽,只要有一個國家裝備了飛機,那麼其他國家就會重視起來,比如德國,最終的結果是,整個歐洲都會是我們的客戶。”
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還沒有爆發,但是軍備競賽已經開始了,在1871年德國統一之後,軍備競賽就已經正式拉開帷幕,普法戰爭後,德國拿到了法國的大量賠款,於是將目標對準了英國,而英國去年的軍費較普法戰爭前已經提高了一倍,去年年底,英國還通過了《海軍防衛法案》,這個《海軍防衛法案》決定在未來5年內建造10艘戰列艦、34艘巡洋艦和18艘魚雷艇,到時候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海軍加起來,也無法和英國海軍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