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疾隆坡的謝安收到羽林軍發來的戰報已經是一個月又十三天之後。
“損失兩千餘人,擊敗六萬餘敵軍。”謝安翻到最後看了一下:“戰死五百零七人……”
軍隊所說的損失一半是指失去戰鬥力的人員,包括戰死、重傷和失蹤,其中戰死和失蹤算是永久性損失的戰損,失蹤人員哪怕後面是被找到,基本上也不會再次接納回部隊。
各國對待失蹤士兵的結論都差不多,要麼是失蹤之後根本就找不到了,要麼就是找到之後以逃兵論處。被判定爲逃兵的話,很難有讓他們申訴的機會,處死的可能性最大。
只有一些能表明與部隊失散是人力不可阻止的失蹤士兵,他們才得以活命,只是哪怕還能作爲一名士兵,想回歸本來部隊也會是奢望,能被安排進其他部隊繼續服役算是幸運了。
謝艾接過戰報一看,主要也是關注傷亡情況,翻了一下說道:“消滅敵軍七千七百二十六人,俘虜兩萬三千人,其餘潰散。”
這樣的戰果是李均率領五千五百餘人打出來,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都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更別說李均麾下的還有五百多不算戰鬥力的輔助人員。
“李和之真是一員良將啊!”謝艾不吝讚賞地說:“大漢騎兵將校,李和之該是中上游。”
漢帝國的騎兵數量其實不少,但以數量算是有十二萬,以軍團爲級別的則是六個,其中虎賁軍和羽林軍的編制都遠超一萬五千人。
虎賁軍是第一個有特殊番號的常備軍,一開始只有三千不到的具裝重騎,後面擴編到五千。除了重騎兵之外,搭配了一萬兩千的突騎兵、兩萬輕騎兵和三千弓騎兵,戰兵數量達到四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