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白沙瓦能堅持幾時?”李壇也不是在問左右,連他都不知道的事情,親兵怎麼可能知道,純粹是一種權衡與思考:“白沙瓦守軍萬餘,守城亦是市民所需,可動員兩萬餘人一同守城……”
西征大軍獲得的白沙瓦情報是馬斌出使之後先後送回,根據馬斌送回的情報描述,白沙瓦是一座擁有四五萬居民的城市,就是描述中城牆又矮又窄,還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守城器械。
依照諸夏的習慣,看一座城池是不是好打,第一看的是城池內有多少軍民,軍民的數量多,戰時的可用兵力和人力物力自然會比較充足。
再來就是看城牆是否雄偉,沒有又高又厚的城牆,一般不會被視作什麼雄城,更加不會被認爲是個軍事重鎮。
李壇所知道的是白沙瓦的城牆不過高四米厚三米,絕對是稱不得雄城二字,甚至比漢帝國一些沒拆除城牆前都要差勁。
現在漢人……至少是西征所部的漢軍,已經知道寄多羅是個什麼狀況。
大概就是柔然部落聯盟或西高車、東高車那樣的聯盟勢力國家,寄多羅與上述那些國家有區別的不過是,以小月氏人爲統治階層的聯盟勢力,他們是以定居農耕的生存方式,不是遊走更換草場的放牧生活習慣。
薩珊分兵六七萬的樣子,幾乎是沒有遭遇到太大的抵抗,一路橫掃寄多羅西北部,花了不足十天的時間兵臨白沙瓦城下。
且不論在那個過程中薩珊軍地消滅了多少寄多羅武裝,或是薩珊軍隊自己損失了多少,寄多羅作爲一個國家遭遇入侵,敵軍殺入邊境到兵臨都城的城下僅僅是耗費了不到十天,無論是從哪一方面來看都不像是一個有自保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