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宰相章惇經由垂拱殿入了大內,在一個宣贊舍人的引領下,向崇政殿走去。宣贊舍人隸屬於閤門司,掌管傳宣贊謁,是皇帝與百官之間的“橋樑”。
在唐朝時,閤門司是由宦官掌控的,而本朝天子遂行的是讓臣下分權相制的策略。自然不會讓宦官控制自己和外臣見面交流的通道。因而掌握閤門司的是開封勳貴,閤門司的官員都是武資,大部分是勳貴子弟,也有一些是武舉及第入仕之臣。
而垂拱殿則是官家日常早朝的地方。在宋朝建立初期,官家上朝的地方通常在外朝的大慶殿或文德殿。不過如今這兩座大殿已經變成了禮儀性的擺設,除了重大的日子,官家並不御外朝大殿,而是在內朝的垂拱殿早朝。
垂拱殿也由此變成了朝臣進入大內面君的門戶,而官家在內朝辦公和召對臣僚的地點,則通常是崇政殿。
作爲宰相的章惇,不知多少次從垂拱殿步行到崇政殿,可以說閉着眼睛都能走到。不過宮廷的禮儀是不能廢的,還須由宣贊舍人引領。
到了崇政殿門外,章惇立定等候,那麼宣贊舍人則向殿內內侍通報。
不需多久,一個有些矮胖,皮膚也不大白淨的內侍從殿裏出來,向章惇等人行了一禮,然後湊上前去,低聲對章惇道:“相公,官家今日心情不予,剛剛在殿內流淚了。”
和章惇說話的這個內侍名叫劉有端,四十許歲,是入內內侍省的押班,勾當御藥院。和以往在宮中任職的宦官不大敢公開結交外臣的情況不同,劉有端這個內官卻和宰相章惇往來密切。
同時,他還是新任的劉皇后的心腹。通過他,當時還是貴妃的劉皇后就和宰相章惇勾結,促成了孟皇后的被廢和劉皇后的繼立。
這哲宗皇帝治下的大宋,還真是有點另類——不僅出現了長期獨相和一黨把持朝政的情況,而且還出現內宮、內官和外朝勾結的事情,可謂是家法大壞。因後世史家對開疆闢土的哲宗皇帝以及輔佐他的章惇評價普遍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