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武好古匆匆趕到外院的滴水檐前時,就看見武誠之還有自己的親弟弟武好文已經笑吟吟的站在當間兒了,面前還有十幾個土頭土腦的人兒,一個個風塵僕僕的,穿得也粗糙,挑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和洛陽鄉下的土產。
一個年紀看上去有五十許歲,身材幹瘦,鬍子拉碴的老頭兒,正拉着武誠之的手,說着洛陽話兒:“兄長甚時候回白波鎮看看呢?我們這一輩兄弟八十幾個,就屬哥哥出人頭地了,所謂富貴不還故鄉,如錦衣夜行,誰知之……”
這老頭竟然管武誠之叫“兄長”,這可不是“某某哥兒”的意思,而是他的年紀真的比武誠之要小……不過這臉長得也忒顯老了吧?
武誠之心說:看着老,多半日子過得苦!自家老爹除了在開封府大牢裏受了驚,這輩子就是個享福人吶,要不然也不會保養得恁般好了。而這老頭居然年紀比老爹還小,看來這白波武家混得不咋地啊。
看見武好古出來,武誠之笑着衝兒子招手:“大郎,快來拜見你七叔。”
武好古笑着上前去給老頭見了一禮:“小侄拜見叔父,並賀叔父節安!”
“這便是大郎吧?老叔在白波鎮就聽過你的大名了。”老頭兒說着話,就遞過一串用彩繩穿着的銅錢,“這是老叔給你的壓歲錢。”
壓歲錢的習俗最早在漢朝就有了,到了唐朝又演變成了春日散錢的風俗,後來春日散錢又演變成了元旦日給晚輩壓歲錢。一般只給沒有成家立業的晚輩,娶了老婆以後就不用給了。
武好古收下了壓歲錢,道了聲謝,就站在了老爹武誠之的身後。武誠之又對二兒子笑道:“二哥兒,你先帶着好字輩的兄弟們去西跨院安頓下來。”
西跨院是給武好文成家立業用的宅院,現在還空着。因爲武好文孤身一人,沒必要獨佔一進院子,就和爹媽住在一起了。所以這進院子正好用來安置洛陽來的遠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