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當噼裏啪啦的爆竹聲從四面八方湧來時,元符元年已經變成了去歲,元符二年元日的子時已經來臨了。
按照慣例,新年的第一聲爆竹必然是從高院深牆的延福宮中傳出的。所謂的爆竹,早就不是把竹子丟進火中燃燒,發出噼啪爆響的聲音了。而是真正的火藥鞭炮和煙花!
以硫磺、木炭、硝石爲主要成分,可以爆燃的火藥在宋朝早就出現了——並不是《武經總要》上記載的成分非常複雜的,加入了大量油脂的軍用火藥,那種火藥其實是一種燃燒彈的填裝物,加在鞭炮和煙花裏面根本點不響。
而填裝在宋人燃放的爆竹煙花中的火藥,不僅可以一點就着,而且還有類似於後世“二腳踢”的爆竹,就是可以發射上半空才爆響的爆竹。填裝在這些爆竹裏面的,無疑就是“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黑火藥,雖然不是顆粒化的黑火藥,但是也足夠可以用於發射彈丸了。
所以到宋朝發明黑火藥救國的想法,完全是多餘的,因爲宋人本來就有這東西,只是他們沒有可以發射彈丸的槍炮——製造槍炮的難度可以比製造火藥大多了!
至於可以點燃爆炸的手雷,鑄造外殼的難度也不小,而且投擲手雷的擲彈兵更是不容易訓練——真要能練出幾千擲彈兵,還扔什麼手雷,直接拿陌刀砍人得了。
因而《武經總要》上記載的那種“燃燒火藥”,還是一種在宋代來說比較實用的武器,在陸戰中的作用興許不太大,但是在水戰(海戰)中還是很有用的。只要有個能安裝在船上的彈射裝置,可以把燃燒彈丟到幾百米外,就能在水上佔有壓倒性的優勢……
當武好古想到火藥、燃燒彈和未來的海軍建設的時候,他正和馬植、紀憶,還有一名叫章怡的中年人一起,走在爆竹聲聲,人山人海的御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