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嗖的一聲破空之聲響起,就看見一支羽箭脫弦而出,去勢極快,直直撲向一隻在雪地中怒吼的猛虎,不偏不倚,正中猛虎的屁股。
“嗷!”喫痛的老虎哀嚎一聲,轉過身撲了起來,似乎想要撲向那個用弓箭射傷自己的老者。可無奈老虎的身體被繩索牢牢拴在一棵參天大樹上,根本無法向前半分。
射箭的是個騎在馬上的老人,面相陰沉,鬍鬚和眉毛都發白了,頭上戴着契丹式樣的風雪皮帽,身上穿着白色的長袍,脖子上還掛着一串佛珠。
看見老人一箭射中了老虎的屁股,跟在他身邊的一個同樣戴着風雪皮帽,穿着白色長袍的青年誦了句佛號,用契丹話說道:“皇爺爺還是心善,不忍射殺猛虎,只射它的屁股,不如將它放生吧。”
被稱爲皇爺爺的老人,當然就是金庸筆下那位蕭峯蕭大俠的主子,如今的大遼國皇帝,史稱遼道宗的耶律洪基。
不過和金大俠筆下那位野心勃勃的耶律洪基不同,現實中的這位遼道宗從來都沒想過要南下滅宋。就是想也是白想,因爲大遼國在他的治理下國勢日衰,差不多就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而造成大遼國勢日衰的原因,當然就是佛教大興了!佛教本不是契丹人的信仰,契丹人原本信奉薩滿教。最初是爲了安撫被契丹統治的漢人、渤海人才大興佛教的。可是沒想到,原先比較淳樸的契丹人更加容易被佛教蠱惑。
在耶律洪基即位時,佛教在大契丹國(遼國曆史上曾經反覆使用“遼”和“契丹”兩個國號,在遼道宗即位時,國號是大契丹)已經是一派佛國景象了。契丹國內,佛寺林立,僧尼遍地,契丹國族更是人人信佛,個個向善。
而耶律洪基本人,更是個無比虔誠的佛弟子。即位之後,廣印佛經,大建佛塔寺廟,飯僧多達四十萬衆——光是養這四十萬個和尚尼姑,就讓人口不過千餘萬的大遼國有點不堪負重了!
另外,耶律洪基還是文藝愛好者,精通音律,善於書畫,愛好詩賦。對於大宋,他也是一直抱着非常友好的態度,在位幾十年,從沒真正動過和宋朝開戰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