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意就是說射箭也沒啥了不起,就是熟能生巧,和賣油翁的滴油過錢孔的技法沒有甚兩樣……這個寓言出自大文豪歐陽修的《歸田錄》,是文言文中的名篇,在北宋末年已經非常出名了。
說起來這賣油翁也就是遇上了陳狀元,要是遇上了成吉思汗,他馬上就會知道射箭和滴油的區別在哪裏了?
除了《賣油翁》之外,歐陽修還寫了個《碎魚錄》,也是用來諷刺這位沉迷射箭的陳狀元的,說是陳狀元他媽總埋怨狀元不好好讀聖賢書,成天練射箭,是不知報效國家的表現,是不對的,所以把他的金魚符都打碎了……
呃,也不知道是陳狀元他媽腦抽還是歐陽修的思維比較奇怪?都中狀元了還讀什麼聖賢書啊?讀了也沒什麼好考的了。
而且練好射箭也是可以報效國家的,如果靖康那年,開封府的讀書人個個都有陳狀元的箭法,說不定可以多射死幾個少數民族騎兵。
總之,陳狀元的故事在北宋末年已經廣爲流傳,許多讀書人都以射箭爲恥,而絕大部分的官私書院,也都不把射箭列爲必修之課了。
可西門青讀書不是太多,並不理解《賣油翁》這個故事的深意,反而覺得陳狀元很了不起,既考上了狀元,也會射箭。很希望自己的男人可以向這位狀元看齊……
武好古想了想,也覺得西門青說的有道理。自己狀元是考不上的,不過進士倒可以走後門弄一個。有了進士,再練了射箭,大概也能和陳狀元比比了。以後說不定也會哪位大儒寫個什麼“買醬油的”來諷刺自己了。
不過這沒有關係,武好古不怕被人諷刺,只要能給自己未來的學生們做個榜樣就行。他不能一邊讓六藝書院的小孩子們學射箭,自己卻弓都拉不開吧?這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