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也許是下了幾場春雨,在中國北方河朔之地綿延上千裏,有小黃河之稱的桑乾河的水位終於也漲起來了,捲動翻騰着從燕雲之地流過。
之前藉口水淺,在界河上來回轉悠了將近二十天的兩艘屬於大宋使團的樓船,終於開始北上了。在水輪的驅動下,緩緩的,向析津府城駛去。
一個穿着硃色官服,戴着幞頭的文官,這時正帶着一大羣穿着綠袍的官員,在其中一艘樓船的頂部平臺上,大模大樣地觀察地形。
在他身旁,還有一個矮胖文官,正在畫案上揮毫潑墨,似乎想將桑乾河兩岸的景色全都收入畫紙。
桑乾河兩岸都是蔥綠的麥田,麥子的長勢看着還不錯。稍遠一些的地方,還有幾座小小的堡塢,也不知屬於哪家豪強的?
在河堤上,有一隊護衛的騎兵,都是遼國漢軍侍衛親軍的打扮,騎着駿馬,帶着弓箭,舉着馬槍,約有1000人。他們是大遼接班使馬人望率領的隊伍。
馬人望是半個月前從析津府出發,帶着1000南、北衙的騎兵去迎接大宋禮部尚書蹇序辰率領的使團。
而這次迎接任務並不順利,蹇序辰不知什麼原因,一直在拖延時間,藉口桑乾河水淺,無法讓樓船通過而不願馬上入遼。
這其實是個荒唐的藉口,因爲樓船最多也就開到析津府城。在那兒可見不着大遼天子耶律洪基——計劃中的朝見地點是春捺鉢地鴨子河(混同江),那裏可在長春州呢。所以根本不可能一路行船,大部分路段還是騎馬的。
現在即便樓船難行,多騎一段時間的馬也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