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然李衍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年,但酷愛看歷史小說的李衍,卻清楚的知道,北宋末年先是大旱,然後又是大澇,河北、山東兩地好幾年幾乎是顆粒無收,那時災民遍地,餓死無數!
到了那時,糧食絕對是最好的東西,只要手中有足夠多的糧食,想拉起一支十萬人的隊伍,甚至是二十萬人的隊伍,簡直不要太容易!
而且,李衍依稀記得,宋徽宗剛登基的時候,平均米價大約是每石六百文至七百文,等到北宋末期,平均米價大約是每石兩貫五百文至三貫,糧價翻了四倍還帶拐彎!
因此,一確定三里渡那裏真有四百五十萬石糧食,李衍當即就命令馬靈回山去取所有水軍過來,將這四百五十萬石糧食全部都運回宛子城!
與此同時,李衍也很好奇,濟州府尹怎麼能囤積這麼多糧食?
後來,阮小七對濟州府尹嚴刑逼供,他才吐露出,這些糧食並不全都是他的,而是他們的,他們包括六位地方大員,另外,他們並不打算佔有公糧,只是借公糧進行低買高賣,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在糧價高的時候,他們將公糧賣了,在糧價低的時候,他們再將糧食買回來還給公家,而且他們也不全賣,始終留有一地糧倉的儲糧,一旦哪方兜不住了,他們就將儲糧運去應急,因爲濟州處於水運交通的樞紐漕運暢通,所以,他們六個一商量,便將公共糧倉修在了濟州,以便買賣轉運。
也是李衍和水泊梁山運氣,今年秋收之後,他們六人用盡手段收上來了不少私糧,加上六處官倉的公糧,才湊出了這四百五十萬石糧食,準備等過段時間遼國境內的糧價再漲一些,將這些糧食賣去遼國。
結果便宜了李衍、便宜了水泊梁山。
得知濟州府尹還有一個通敵之罪,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李衍當即下令,將濟州府尹連同他弟兄周生全都推上公審臺斬了,並將他們的家人也推上公審臺進行公審,另外李衍還派人去抄了他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