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慶說道。
這意思就是他同意了關寧軍劃歸崇禎,至於剩下的細節就不需要關心了,實際上關寧軍也根本不需要楊慶來養活,這些人內遷也都帶着自己的錢財糧食,短期內維持他們的生計沒有問題,接下來他們需要的是南下到天津登上漕運船,然後通過水路到淮安,以後肯定會讓他們在淮南一帶屯田的,比如說合肥巢湖這些地方就很合適,一旦左良玉搞事情這些關寧軍就會成爲南京的屏障。
他和李自成之間公事就算談完。
實際上雙方本來也沒什麼公事可談的了,以後劃淮爲界各過各,崇禎每年給李自成一百萬石糧食算做那幾個兒子的保護費。
剩下就沒別的了。
崇禎也不會真以爲淮河以北還是自己的疆土,李自成也不會真把他當做自己的皇帝,雙方無非就是以後隔河對峙如當年宋金一樣,最多互相維持通商,畢竟理論上李自成還是大明的秦王和北京留守,大明商人通行南北還是不會受限制的,他也需要維持南北的貿易。
但剩下就是軍事上互相警戒了。
對於崇禎來說,襄陽,棗陽,信陽,鳳陽,盱眙,淮安這些沿線的重鎮,以後全都得部署重兵,隨時準備迎擊李自成南下。
同樣對於李自成來說,也得趕緊解決北線戰事,然後完成對北方反抗者的清理,這樣的人數量也不少,那些原本的明朝地方官和士紳,也在多處起兵進行反抗,尤其是他控制力最差的山東,很多地方實際上又重新被明朝地方官和士紳控制,接下來他得收拾這些人。還有他內部的軍政體系也需要重新理順,好在作爲大明的北京留守他只需要原樣複製就行,明朝的制度本身並沒問題,只是缺乏強有力的執行而已,看看咱大清也是原樣複製然後拔出刀子看着,也就運行得井井有條從沒有什麼伏闕之類令人無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