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這次北上的方國安,王之仁等部駐應天周邊。
這算是崇禎的第三道防線。
整個三重防禦體系無論對北還是對西都算層層包裹,最終崇禎在南京的皇宮裏依靠楊慶的錦衣衛和韓贊周的東廠控制中樞,王承恩負責幫他處理政務,剩下內閣和各部就負責幹活,這一套也都是楊慶與王韓二人給他謀劃的,基本上沒張慎言和宋權什麼事情。至於以後的內閣首輔,楊慶其實是推薦馬士英,但馬士英需要鎮守鳳陽,韓贊周倒是提議史可法,不過遭到楊慶的反對,史可法名氣節操雖然沒什麼問題,但才能就完全不值得恭維了,用他當首輔還不如淮安的路振飛呢!
但最終崇禎還是選擇了史可法。
畢竟他得考慮安撫江南士紳,北方人的路振飛,明顯不如史可法這個東林黨中堅符合後者心意,說到底崇禎這是要到東林黨的地盤上當皇帝,他首先要做的是向後者示好,至於以後在南京站穩腳跟了,看史可法不順眼大不了換人。
最終首輔內定爲史可法。
這些任命除了關寧軍系統的,其他全都提前以聖旨發出,黃蜚等部已經帶着聖旨走海路提前南下,他們到南京最多也就半個多月時間,然後史閣部會在心情愉快的江南士紳幫助下迅速完成皇宮的準備,等待皇帝陛下駕臨。剛剛趕到的鄭芝龍在得到了一個南安伯的爵位後,帶着和李自成之間的一系列祕密協議也心滿意足地回師,至於他兒子是個監生,原本崇禎想賜錦衣衛籍,讓他跟着楊慶當千戶慢慢成長,但鄭森終究還是沒逃過對科舉正途出身的夢想,然後他準備繼續回國子監學習考進士。
既然這樣崇禎也就只好勉勵他一番拉倒,不過他依然跟在那些江東才俊裏面給楊慶做鼴鼠。
他現在可是楊慶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