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伍子胥無奈之下唯有拔劍自刎,但在自刎前,他請人將他的眼睛摘下掛在東城門,說是要親眼看着越國軍隊滅亡吳國。
果不其然,伍子胥過世後九年,吳國就被越國的軍隊攻破,吳國因此滅亡,而越王勾踐則繼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吳王闔閭等人之後,成爲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PS:“臥薪嚐膽”這個典故,說的就是越王勾踐。另,「春秋五霸」只是指春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五位霸主,但事實上當時做出稱霸舉措的,並非只有五位。】
而孫武,他在伍子胥被吳王夫差逼死後,就辭去了吳國司馬的職位,不再爲吳國謀劃戰爭,而是隱居在鄉間,修繕其兵法著作,即《孫子兵法》。
而吳起,則是衛國人,家中頗有錢財,他年輕時爲了施展自己的抱負,拜在孔子的弟子「曾子(曾參)」的兒子「曾申」的門下,學習儒術。
但由於當時吳起的母親過世時,他並沒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條回家奔喪守孝,因此被曾申逐出了門戶。
從此吳起棄儒學兵,並在學成之後投奔魯國。
當時正值齊國攻打魯國,魯穆公本欲啓用吳起,但又因爲吳起的妻子是齊女而有所顧慮,於是吳起便殺掉妻子,表明心跡,最終助魯國擊退了齊國的軍隊,但吳起本人,卻因此遭到了詬病。
由於遭到了魯穆公的懷疑,吳起離開了魯國,轉而投奔魏國,終於在魏國得以施展抱負,他所訓練的「魏武卒」被稱爲當世最強的軍隊,而吳起亦憑藉這支軍隊,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不分勝負”的不敗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