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在心底,他自然會感到厭惡。
由於蒙仲乃是莊子的弟子,且又是惠盎引薦而來,因此,宋王偃並沒有在意此子在旁,領着惠盎、仇赫二人一邊在校場中散步,一邊就當前的戰況做出討論。
討論的事項很簡單,即齊國派來了“調解”的使者,希望宋、滕兩國罷戰,同時在私下給宋國許諾了些好處,希望拉攏宋國背棄與趙國的盟約,轉投齊國,幫着齊國牽制趙國——最起碼要求宋國保持中立。
而目前在宋國擔任國相的仇赫,他是趙國派來的,在得知此事後,當然要勸阻宋國倒戈齊國,否則,非但趙王雍籌備攻伐中山國的計劃得擱淺,甚至於趙國還要面臨「齊宋」兩國的夾攻之勢。
因此,仇赫希望宋國儘快鏟滅滕國,畢竟滕國一旦滅亡,宋國的兵力便可以部署到「南湖(微山湖)」的北側,對齊魯兩國以及齊國的薛邑造成無可估量的威脅,齊國在感到威脅的情況下,很有可能與宋國爆發戰爭,這就變相轉移了趙國的壓力,使趙國能毫無顧慮地進攻中山國,拔除這根如鯁在喉的魚刺。
但宋王偃呢,他雖然不捨得放棄即將得手的滕國,但也不希望與齊國撕破臉皮,畢竟宋國單獨面對齊國還是非常喫力的,更別說還是爲了趙國攻伐中山國的目的。
因此,宋王偃希望趙國儘快攻伐中山國,這樣一來,齊國將同時面對「趙伐中山」、「宋國伐滕」這兩樁事,縱使派兵援助,趙宋兩國也是分擔壓力,這樣就避免了宋國單獨面對齊國。
當然,宋王偃自己沒有開口,他是通過惠盎表達了這個意思。
然而,仇赫還是在一個勁地勸說,宋王偃可能是聽着煩了,忽然詢問蒙仲道:“小子,你怎麼認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