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蒙仲氣地將手中的竹簡敲向兄弟倆,他就覺得奇怪,何以樂氏一族就願意將嫡宗的女兒嫁給他呢,感情有樂進、樂續兄弟倆傳遞消息,樂氏一族早就對他知根知底了。
聯合武嬰、華虎、穆武、蒙遂幾人,蒙仲終於說服了樂進、樂續兄弟倆日後不允許再給他添麻煩,總算使莊子居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次日,莊子開始向諸弟子講解《宋子》,即宋國道家聖賢「宋銒」的論著,因爲莊子自己的思想主張,這些年來已經向弟子們講解地差不多了,剩下的,只能讓各弟子自行去體會,去領悟。
道家思想就是這樣:看得懂其中道理只是最初步的,第二步是如何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而第三步,則是如何實現自己的道。
縱使是莊子,如今也停留在第二步與第三步之間,尚未做到他所主張的“達生”、“忘我”思想,以最終達到「道我合一」的境界。
更別說蒙仲等一羣弟子,他們充其量還停留在大致弄懂莊子思想主張的程度而已。
對於宋銒,莊子是非常尊敬的,並且莊子也親口承認,其實宋銒纔是真正繼承了老子思想的道家傳人,而他莊周嘛,則是屬於另類。
必須承認,相比較莊子的思想,宋銒所著的《宋子》,在宋、魏、韓、楚等國廣爲流傳,他的思想除了“天人合一”以外,還有“情慾寡”、“見侮不辱”的主張,前者指剋制人慾,而後者,指要能忍受侮辱——這裏所說的忍受侮辱,其實是勸人莫要因爲別人的侮辱就與爭鬥,而當時世俗,大多是「一言不合、拔劍相向」。
總而言之,宋銒主張“寡慾無爭”,這纔是當世道家比較主流的思想。
大約是三月中旬,莊子的書信終於送到了鄒國,送到了孟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