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六月初五,宋國使者李史帶着蒙仲、蒙鶩一行人,來到了鉅鹿一帶的沙丘。
所謂沙丘,即當地土壤沙化所致,以至於出現許多堆積成丘的沙土,故而稱沙丘。
其實早在商紂王時期,商國便大興土木,在沙丘一帶建造了「離宮」——即除國都之外爲君王所建的永久宮殿,且君主會在固定的時間來到這裏居住。
據傳說,商紂王在沙丘離宮增設苑臺,放置各種鳥獸,並且設酒池肉林,使男男女女裸體追逐嬉戲,狂歌濫飲、通宵達旦,其荒淫奢侈程度,着實駭人聽聞。
後來三家分晉,沙丘歸屬趙國,趙國便沙丘“商離宮”的舊址上重新建立了宮殿,即如今的沙丘行宮。
既然稱作離宮,那麼就意味着歷代趙王並不在此常住,趙王雍亦是如此。
在退位之前,趙王雍居住在邯鄲的趙王宮,然而自從三四年前,趙王雍將國君位置傳給了次子趙何後,這位自稱主父的雄主,便從都城邯鄲搬到了陪都「信都(即邢臺)」,專心經營攻略中山國與齊國的霸業。
信都,即在邯鄲北面約百餘里處。
來到沙丘行宮後,首先入眼的,即是連綿的趙軍聯營,以及那密密麻麻的“趙”字旗幟。
不同於宋國以杏底白字、白底金字的兩種旗幟,趙國的旗幟大致只有一種,即赤色輔以少量的綠色——即以翠綠色打底,以赤色花紋爲邊框,中間再以赤紅的顏色書寫一個偌大的“趙”字,總得來說,即七分赤紅、三分翠綠。【PS:關於“五德循環”的說法,一種說法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出現,還有一種說法是在戰國中後期由齊國的「鄒衍」提出並完善。但作者因爲實在不知道先秦諸國究竟用什麼顏色的旗幟,所以姑且就當“五德說”已經問世了吧,只不過還未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