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知道,宋國與中山國之間非但隔着最起碼千里之遙,更要緊的是,中山國乃是狄族後裔建立的國家,很難想象宋國的子姓子弟,居然會跑到中山國定居。
而對此,樂毅也不清楚,於是便邀請蒙仲等人來到他們樂氏一族所居住的鄉村,詢問族內的老人。
樂毅所在的中山樂氏一族,也跟蒙仲、樂進等人的鄉邑差不多,也是同姓同氏的族人居住在一起,互望互助,不過規模遠遠不如宋國景亳一帶的樂氏,整個村子大概也只有十來戶族人。
在樂毅的帶領下,蒙仲等人拜見了中山樂氏的族長樂路,一位已年高六旬的老者。
這位老者保管着中山樂氏的族譜,他向蒙仲、樂毅等人介紹了他們中山樂氏一族的由來——即魏國將領「樂羊」的後裔。
據樂路所言,其祖上樂羊的先人,大概是在宋國「泓水之戰」戰敗於楚國後,爲了逃避兵禍與戰爭,而從宋國北遷到晉國,在幾經週轉後,最終於「安邑」定居——姑且就稱作「安邑樂氏」。
待等到三家分晉後,「魏文侯魏斯」將安邑定爲魏國的國都,至此,安邑樂氏便成爲了魏人。
說起趙國與中山國的淵源,那可真是歷史悠久。
最初,在晉國中期,晉國與中山國的前身——白狄關係還算融洽,但隨後,白狄中的鮮虞、肥、鼓、仇幾支部落東遷,於中山一帶定居並迅速對外擴張,這讓晉國感受到了威脅,在幾番摩擦後,雙方爆發了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