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轉年開春,即趙王何四年、宋王偃三十四年,趙主父決意聯合燕、宋兩國,共同出兵討伐齊國。
關於伐齊一事,自趙主父於去年十月中旬返回邯鄲之後,便遭到了國內諸大臣的勸阻,此後,在蒙仲忙碌於訓練信衛軍的期間,趙主父亦曾多次就此事與趙王何、肥義、趙成、李兌、趙造、趙俊等人爭論。
此時的齊國,齊王闢疆已在數前年亡故,諡號爲「齊宣王」,由太子「田地」繼位——此事還在趙主父傳位於趙王何之前。
對於齊宣王,蒙仲瞭解地不多,而且還是曾經與孟子談聊時聽後者言及的。
比如說,齊宣王好音樂,於是孟子便曾投其所好地勸說前者“獨樂(yuè)樂不如衆樂樂”的道理,希望能使這位君王採用他的仁政思想。【PS:“濫竽充數”典故的南郭先生,故事背景即在齊宣王與他兒子田地(齊湣王)時期。】
但很可惜,齊宣王看重的僅僅只是孟子的名氣,於是孟子最終離開了齊國。
齊宣王談不上什麼明君,但不能否則他在位的期間,齊國的發展非常迅速,若非當年趙主父介入了「齊滅燕國」的戰爭,說不定齊國已經徹底吞併燕國,成爲繼楚、秦兩國後的第三個國土面積上的巨國。
因爲這件事,趙國與齊國的關係一度十分緊張。
待等到齊宣王過世,齊太子田地繼位,初掌王權的「齊王地」,多次派使臣出使趙國,賄賂安平君趙成、奉陽君李兌等趙國的臣子,希望緩解趙齊兩國的關係,這才使得趙齊關係逐漸緩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