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魏王遫十一年,秦國已堪堪吞併義渠,秦王稷遂與楚王熊橫再次相會於穰,隨後又於中陽再次約見趙王何,協商出兵討伐‘魏宋韓三國同盟’的大計。
得知此事後,屈原聯合昭雎、莊辛,極力抵抗,但最終仍鬥不過把持國政的令尹子蘭,在子蘭的勸說下,楚王熊橫再次站在了秦國這邊。
魏王遫十二年,秦國幾次與韓國商量函谷關的歸屬卻不能得,遂派上將白起,攜王齕、胡陽、嬴摎等將領兵出陰晉,攻伐韓國佔據函谷關,理由是函谷關乃秦國顏面,不可假手於人。
秦將白起知道他一旦進攻韓國,蒙仲立刻就會帶兵來援,因此在這場戰爭中,白起下令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奪回函谷關——畢竟函谷關乃出兵韓國的兩條兵路之一,函谷關被韓國所佔,秦國在攻打韓國的這件事上,等於是廢了一條手臂,因此函谷關必須收回。
在白起的嚴令下,秦軍付出了很大代價,終於將函谷關攻破,韓軍退守宜陽。
果不其然,蒙仲此時正於潁陽、潁陰一帶操練二十萬三國聯軍,問訊立刻提兵十萬前往韓國宜陽。
但有意思的是,秦國這次目的明確,白起在攻下函谷關後,並不乘勝追擊攻打宜陽——可能他覺得即使打下宜陽也未必守得住,索性就扼守函谷關,據關不出。
見此,蒙仲遂以宜陽爲據點,發動針對秦國的討伐。
鑑於蒙仲身兼魏宋韓三國大司馬的特殊地位,全權負責對抗秦國的戰爭,權限極大。
他命魏將公孫豎、魏青、竇興、晉鄙從西河郡發起進攻,又命韓將韓足、韓驍等人攻打武關,再加上身在宜陽的他自己,對秦國發動整整三路的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