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塵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撲哧撲哧~”
伴隨着手鋸的來回移動,細碎的木屑如同雪花一樣紛紛揚揚的飄落下來,木頭上很快就鋸鋸下去幾寸深一道整齊的豁口,又幾分鐘過去,隨着咔嚓一聲,粗大的木頭被鋸成兩段滾落下來。
“哈哈~哈哈哈~”中年鐵匠興奮的仰天大笑,提着鋸子出門去了。
他之所以這麼興奮,來源於大秦對於工匠創新的獎勵。
大秦以農業立國,不僅獎勵耕作,而且獎勵對於耕作和生產有重大幫助的發明創造。
一旦這種鋸子被官方認定擁有巨大的使用和創新價值,不僅會記錄在匠人名錄上上報郡守,更有可能通傳全國,最後成爲國家標準。
如今的秦朝一切都是有標準的,對於他們鐵匠來說,沒有特殊要求哪怕一把柴刀都不能胡亂打造,必須嚴格按照官方的尺寸製作,而且每一把上面還要物勒工名,也就是在打造的物品上銘刻自己的名字甚至是產地,比如他所加工的刀具物品上必須打上“清河鎮古山”的銘文,清河鎮就是地名,古山是他的人字,一旦刀具質量不好被投訴到官府,那麼最後官府就會找他麻煩,輕則賠償,重則取消工匠資格,如果導致的後果非常嚴重被剝奪戶籍充作官奴也有可能。
而如果一旦發明一種新的有用的工具得到官方的認可,那麼不僅會光宗耀祖傳世下去,更直接的利益就是可以免除很多的稅賦和徭役,而且社會地位也會提高很多,成爲縣城甚至郡府的知名工匠,以後打造的物品就能銘刻上雉縣古山甚至是南陽古山。
士農工商,在古代的四種階層當中,工匠的地位僅次於農民,要比不事生產的商人地位高多了,至少在清河鎮,賣鹽的呂彪看見他,還得恭恭敬敬喊一聲大匠,這就是身份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