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塵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既然陳旭出現在了這個時代,又成爲了其中的一員,將來或許也不可避免的要被徵召服役,因此他必須爲此做點兒什麼,爲自己,爲村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防護,讓大家都儘可能的活下去。
秦漢時期的人們對於中藥材的認識還處於一種比較混亂和模糊的階段,雖然《黃帝內經》這種古籍早已有之,神農氏嘗百草的傳說也深入人心,已經有先賢彙編了《神農本草經》這種關於食物和藥材的著作,但這些東西和偏僻山區的窮困農民卻隔的很遠,治病基本上還處在跳大神的狀態。
而中醫藥的快速發展一直到東漢末年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出現,才逐漸奠定後世中醫和中藥在中國的地位,總結出的辨證論治的治病理論成爲了後世所有中醫必須遵守的法則,中醫也才逐漸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保證了中國的人口繁衍和文明發展,各種藥材的藥性也開始得到研究和確立,直到明朝時期李時珍編著中醫鉅著《本草綱目》,中藥的藥性基本上才完成定格,後來一直延續使用下去,成爲中國最重要的中藥藥典。
當然,這些都跟陳旭隔了十萬八千里。
他心中還能夠記得的中藥材不過百十來種,藥性也差不多忘記的七七八八,但他自認爲可能比鎮上的巫醫還強那麼一丟丟。
至少當初他見過二爺爺看病抓藥,也看過二爺爺泡製一些常見的中草藥,小時候還很有興趣的幫過忙,雖然有時候是幫倒忙打翻過好幾次藥罐子,但在這個過程中還是記得一些東西。
眼下他上山就是想挖一些常見的藥材,試着做一些能夠隨身攜帶的藥丸和粉劑,一旦遇到蛇蟲叮咬,遇到流血受傷,遇到中暑,遇到食物中毒,腹痛拉稀這種情況的時候,能夠快速簡單的處理一下,免得小病拖成大病,最後無法挽救。
幾個小時一晃而過,直到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兩人才渾身溼透的從山上下來,藤筐裏面裝滿了各種各樣的藥材,有草有花還有根莖藤葉。
此時房子的屋頂已經蓋好了,幫忙的人也都喫完晚飯回家,小院子裏只有陳姜氏和杏兒還在不停的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