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塵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半個小時後,兩人吭哧吭哧抬着一根直徑超過四十厘米長度超過兩米長的木頭回來。
根據陳旭的設計,這個最簡單的手搖式脫粒機最大的問題是旋轉時候的穩定性,要保證轉動後不至於經常被麥草卡死,所以主軸轉動時候的動能要求很大,也就是說要很重,轉動之後在主軸自身的旋轉動能驅動下高速轉動,才能把麥穗的外殼打爛,轉子速度越快,脫粒就會越輕鬆越乾淨。
陳旭讓牛大石先從擡回來的木頭上選擇最筆直的地方鋸下來一截大約八十公分長的木樁,然後用柴刀把外面的樹皮刮乾淨,又用鑿子在上面每隔差不多三寸距離鑿一個兩寸深的小洞,小洞的位置全部交錯開,鑿完洞之後就去砍來幾根老竹削成五寸長的竹釘,比洞口要粗一些,然後一根一根釘進小洞裏面。
木活兒其實陳旭從來就沒做過,只是小時候見過木匠做過門窗桌椅,但穿越過來後他竟然發現自己是村裏最好的一個木匠。
修房子的時候他照葫蘆畫瓢設計製作的粗糙榫頭獲得了全村人的肯定,一致認爲榫頭不僅加快了搭建房屋框架的速度,而且也加強了房屋的安全性。
比如最簡單的一個雙凹形的連接榫頭,這在後世簡直司空見慣,但村裏人竟然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驚奇的不得了,一致決定以後自家修房子也用榫頭來鉚接。
後來陳旭一問才知道,現在村裏人修房子要先上山選擇那些剛好合適位置有樹杈的樹木纔行,不然房樑架不住。
而隨着一棟房子蓋好,陳旭的木活兒越來越好,刀鑿斧鋸都用的有模有樣,雖然放在後世絕對是一個最蹩腳的木匠,但眼下,卻是穿越大軍裏面木活兒最好的一個。
就在牛大石處理脫粒機中心轉軸的時候,陳旭也用幾根小腿粗細的木頭搭起了一個簡單的木架,高一米,寬大約一米,兩邊用斧頭砍出來一個U型的支架用來放置牛大石正在製作的脫粒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