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塵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繞城而過的河岸邊,密密麻麻的聚集着數百家銅鐵作坊,四周成片都是低矮簡陋的草棚,裏面居住着大量沒有戶籍的流民的奴隸。
宛城地處中原腹地,是中國最中心的位置,北接洛陽,南通荊襄,西望咸陽,東眺商丘,因此在交通上屬於絕對的中心,是南來北往咽喉要地。
而秦始皇爲了加強管理和統治,遷六國不軌之民於南陽,使六國富豪和擅長經營的商人及手工業者雲集於此,因此這裏不光農業發達,商業也異常發達,特別是鑄銅和鍊鐵,更是成爲大秦的重工業中心。
宛城內人口更加密集,人口不下十萬,除開縱橫交錯的中央兩條主大街之外,大小街道密密麻麻,各種土石竹木民居一棟挨着一棟,東南西北具都和後世一樣,按照不同的工種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羣體,建築樣式也略有差別。
城西手工業者多,這裏聚集的大多是竹木麻陶等生產和經營者,因此房子多以竹木爲主。
城東主要是以糧食和肉菜爲主,聚集的都是宛城附近的富裕之家,因此家家戶戶都是有小院的木石民居。
城北雲集的都是南來北往的貨商,牛馬貨車絡繹不絕,因此房子修建的比較寬大,甚至還出現了大量專門提供住宿和提供飲食的客棧和飯店的雛形。
而城南最爲繁華,這裏不光聚集着大量遷居過來的六國富豪和鹽鐵商人,而且還存在大量依託這些富豪生活的方士和儒生,他們和富豪形影不離,互相依存。
在這個時代,讀書絕對是有錢人才讀得起。
而這些鹽鐵商人和富豪剛好是錢多人傻的類型,他們需要自己的子女得到良好得到教育,學到先進的文化知識,因此就會供養這些方士和儒生,同時也需要方士和儒生爲他們出謀劃策甚至是勾連官府,而這些方士和儒生也投其所好,用自己所學爲富商服務,換取自己優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