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塵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在後世,好的篾匠編織出來的竹器刷上桐油晾乾之後甚至能夠直接盛水而不漏,當然陳旭不需要做到這麼變態,而且不漏水也不行。
這一招陳旭還是在電視上播放的手工製作宣紙中學到的,而且東漢時期蔡倫肯定沒有用到這麼高密度的竹篩,因此陳旭相信,只要紙漿沒問題,那麼做出來的紙張應該比所謂的蔡候紙還要精細平整許多。
竹篩不大,長寬都只有一尺,主要是因爲煮紙漿的陶盆太小,而且這也是實驗性質,只需要驗證造紙的工藝就行了,用這個竹篩把紙張晾製出來,也就不過後世十六開的紙張大小,但如果成功了,用來寫字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紙漿完全煮透之後,等水溫稍稍放涼,陳旭略有些忐忑和激動的拿起一個竹篩沉入瓦盆之中,讓紙漿進入竹篩中後反覆輕輕搖晃,然後慢慢把竹篩平平的端起來,隨着水嘩嘩啦啦的落下去,一層麻灰色的紙漿便均勻的附着在了竹篩上面,裏面還夾雜着很多沒有完全舂碎的麻線草莖,但已經完全看不到那些破抹布和麻繩的樣子。
等紙篩中的水大部分瀝乾,陳旭這才小心翼翼的把篩子放到旁邊一個木架上晾曬,只要等這層紙漿半乾之後,就可以試着將紙揭下來攤到專門定製的瓦板上晾到乾透,最後仿照宣紙的做法,將許多紙張堆疊在一起,用石板壓住,過幾天就能夠得到平整的紙張了。
不過這些都是陳旭最美好的願望。
很快陳旭親自動手又用幾個竹篩舀出來一些紙漿,都放到木架之上晾曬。
“過程看清楚了吧!”陳旭洗完手問牛大石和兩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