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連消帶打地進行這番調整之後,霍夫曼終於感覺氣順暢了許多,自己“角色扮演”的水平又上了一個層次,起碼這些國社黨的老同志們已看不出自己有多少異常,指揮起來依然如臂使指。
“對目前的軍事形勢和戰略調整諸位應該都清楚了吧。”霍夫曼臉色嚴峻,神情格外嚴肅。
“戰爭已不可避免地長期化了,我們要有思想準備。俄國人的後備力量還很充足,可能不是一年兩年就能打敗的,而美國人蔘與進來之後,英國人也會頑抗到底。對東線戰事本身軍隊也有繼續積蓄力量,準備在明年給予俄國人致命一擊的想法。爲避免兩線作戰,本着先易後難的原則,我已決心將戰略重心轉到南線,而東線將進入相對和緩的攻勢防禦。我們要有效利用這一年的調整時間全面提升帝國實力,我們的軍備生產、物資籌集與人員動員都要有不一樣的轉折,所以我命令——從1942年9月1日起,帝國全面轉入戰時體制,所有與該體制相牴觸的法令和政策一概無效,消費工業要逐步轉變成軍備工業,主要軍備企業要從目前的一班制向三班制改變,務必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量,爲奪取全面勝利奠定可靠的物資基礎。”
這又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決策,雖然與會衆人暫時還沒有反應過來,但霍夫曼心裏清楚,歷史上直到庫爾斯克“城堡”戰役失敗後第三帝國才進行總動員,然後軍工生產在1944年達到了頂峯,那時候美英的戰略轟炸早已將德國炸得天翻地覆了。現在德國上下還沉浸在“不要干涉公民正常生活的”迷夢中,對戰爭的長期化和殘酷性準備非常不充足,軍事工業還在不緊不慢地執行一班制,經濟管理體制一片混亂,只是因爲問題被前線不斷的勝利掩蓋着而已。
軍備部長施佩爾讀懂了霍夫曼的意思,眼睛突然就亮了起來,插話道:“元首,這樣一來只怕勞動力不夠。”
“勞動力?”霍夫曼看了最高統帥部作戰局局長約德爾上將一眼,問道,“過去一年我們不是前前後後在東線俘虜了近300萬俄國士兵麼,這些都可以參加勞動。”
約德爾神情尷尬,臉色不太好看。
施佩爾不以爲然地聳聳肩:“據我所知,戰俘營裏已有50多萬人死於營養不良和嚴刑峻法,還有一些人被東線部隊拉去,美其名曰志願充當輔助人員,實際上是當奴隸工人使用,更有甚者戰俘們利用軍隊調動和戰事緊張的機會脫離控制,重新投奔斯大林的懷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