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與一般人不同,作爲軍事專家,霍夫曼對第三帝國雷達發展非常熟悉。
雖然雷達是英國人率先發明並投入運用的,並且在不列顛之戰中大放異彩,但第三帝國除了在開戰初期不太重視雷達運用而落了後手外,後續經過奮起直追的研發,其發展速度要比英國更快。
英國使用的“本土鏈”雷達的最大探測距離爲190千米,但只能探測120度範圍的扇形空域,其天線是一座近百米高的鐵塔,機動性極差。而德國與之相類似的“弗雷亞”雷達最大探測距離是120千米,不但可實現360度旋轉、保證了裝備的靈活機動,還提供了最早的敵我識別系統。
緊接着,“猛獁”作爲“弗雷亞”的改進,探測距離不但超過了300公里,而且精度上更加可靠,只可惜和“弗雷亞”一樣不能準確地測定高度。而最新研製的寶瓶座雷達又升級了一步,安置在一個能轉動的60米鋼塔上進行不間斷掃描,得益於德國科學家們的改良,最遠能夠發現300公里(改進型可探測到380公里)外的機羣,不但可以知道來襲敵機的方向和距離,還可以比較精確地測定機羣高度,足以提供有效的早期預警。
想了一下後,霍夫曼不解地問道:“難道英國人已可以有效地干擾寶瓶座雷達了?”
“不能。”卡姆胡貝爾的表情有些不甘,“但他們可以比較有效地干擾猛獁和弗雷亞,寶瓶座雷達的問題在於數量太少了,西線總共不到5部,其中柏林有一部,但昨天遭遇轟炸的MAN公司所在地域恰好缺乏這種預警雷達。”
“爲什麼不多佈置一些?”
“因爲優先級的關係,雷達生產的數量很有限,而且。”耶順內克插話道,“這種雷達建設在高達60米的鋼塔上,而且還必須建設相應的指揮中心,空軍在其他早期雷達花費了較多資源,缺乏必要的後續配套。”
“資源?”霍夫曼轉過頭問施佩爾,“陸軍原本要修建的幾個大本營堡壘工事已全部被我叫停了,這些資源不能轉過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