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科爾走了之後,會場裏終於只剩下日本人了,大家便放鬆心情準備暢所欲言——有外國人哪怕是盟國特使在場也總歸感覺怪怪的。但和以往一開會就紛紛攘攘說個不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次會場居然比較安靜,針對德國人的最新想法很多人都陷入了沉思。
裕仁點名讓石原莞爾先發言:“石原次長和德國特使前期溝通較多,可以先聽聽他的意見。”
“陛下、諸君。”石原莞爾站起來清了清嗓子,用比較平靜的語調說道,“首先應注意到,德國人此次提出的大政方針與三國同盟條約簽訂時是不相同的,與去年蘇德、日美開戰時的情形也大不相同。總體而言德國人和我們陷入了同樣的問題:即與一個大國進行作戰,佔據明顯優勢但敵人卻不肯投降,戰爭不可避免地進入長期化。
現在該敵國又因美國這個新的強援加入而更加頑固,其作戰與抵抗意志愈加強烈,迫使我們急需尋求突破。德國人本寄希望於我們夾擊蘇聯,但從目前態勢看德國元首似乎放棄了這一企圖,或者說他們認爲哪怕我們北進最多也只能牽制一部分蘇聯力量而無法改變整個蘇德戰場的平衡。
因此德國戰略開始由速決戰向整體戰、長期戰轉變,德國9月1日已發動了總動員令,所有工廠執行三班制,經濟體系徹底軍事化,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時候所有人都認爲德國的策略是閃電戰。同時,在政治上德國提出了‘歐洲聯盟’的設想,準備統合全歐特別是西歐的力量與英美抗衡。
歸納起來,德國對我們的希望是:
第一,從中國戰場撤兵,至少是部分撤兵;
第二,縮減南洋戰場防禦體系,重點經營核心國防圈,以逐次抵抗消耗美軍銳氣;
第三,陸海軍主力西進,配合德國佔領中東,打通印度洋交通線;
第四,繼續維持對美作戰,通過長期作戰、人員殺傷來疲敝、懈怠美國作戰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