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本人不贊同夾攻蘇聯,因爲聯合艦隊沒法上岸。”山本五十六說道,“陸軍和蘇聯已經打了兩次了,哪次不是灰頭土臉?對蘇作戰最要緊的就是戰車和火炮數量,前兩天你們也聽了德國特使的介紹,論戰車生產量帝國一年產量差不多和美國一個月生產量齊平,這差距比海軍還大,火炮明顯也拼不過蘇聯。”
“所以陸軍有一種意見說暫停海軍造艦,把資源集中到機甲力量上來。”多田駿似笑非笑地說,“一艘主力艦夠造1000輛戰車了。”
“別開玩笑了,你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山本五十六也笑了起來,“就算我同意海軍也不會同意,退一萬步說,哪怕海軍咬緊牙關同意了又有什麼用呢?打蘇聯壓根就打擊不到美國,你們北上打得歡,美國人還是照打我們不誤。”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當然明白夾攻蘇聯對日本好處有限,這麼做不見得一定能和德國聯手滅掉蘇聯,就算是德國滅了蘇聯又如何——萬一到時候美國和德國一停戰,日本照樣被碾壓。國家與國家的關係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虛無縹緲的保證、承諾、協約根本就是用來撕毀的,只有那些沒見過世面的中下級軍官中的狂熱之徒纔會相信政治家的保證。
“陸軍認爲打印度25萬人馬夠了?”井上成美奇怪地問道,“雖然印度人性格偏弱,也沒什麼現代政府,工業能力也一團糟,到處都是殖民統治,可這畢竟也是一個4億人口的大國,25萬軍隊進去只怕和一滴水掉進池塘差不多,中國也是4億人口,這都打了多少年了?陸軍難道不怕重蹈覆轍?”
“25萬當然不夠,不從中國和南洋撤軍部隊永遠都不夠用,但至少要先打起來。”多田駿狡黠地笑着,“如果大家都認爲印度是塊比中國更肥的肉,我想沒有人非要在中國啃骨頭而不去捏印度這個軟柿子吧?25萬隻是前期人馬,只要我們在印度打開局面、撈到好處,那些滿世界嚷嚷不能從中國撤軍的馬鹿馬上會偃旗息鼓。再說憑海軍的運輸能力,短期內能不能運送25萬我都表示懷疑。”
“打印度這個三面環海的半島倒是能發揮海軍的價值,不過必須等聯合艦隊打通中東與印度洋聯繫後才能着手推進,至少要幹掉逗留在印度的英國艦隊,否則對我們威脅太大,至於陸軍要求從南洋羣島部分撤軍的建議……”山本五十六想了一想後點頭道,“倒是可以,不過陸軍想撤哪些地方呢?先後順序又是什麼?撤退的陸軍兵力打算安排用在哪裏呢?”
“海軍贊同印度洋攻略?”下村定抓住機會問道。
“談贊同爲時過早,不過肯定排在北上進攻蘇聯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