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政治家眼中,裝備也好、士兵的生命也好最後都只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爲達到這個戰略目標,他們絕不吝於揮霍,但“士氣”兩個字就不是可以隨意消耗的東西了,作爲民選總統,他對這個問題尤爲看重,羅斯福沉吟了片刻,沒有簡單地說同意還是不同意——這種決定也不應該由他來下,只問道:“這能有改觀麼?”
阿諾德搖搖頭:“其實不多,改成20次的話存活率是近4%,但給人感覺會好很多,專家們經過計算,如果損失率再提高3個點,從15%提高到18%——就是這個月第一週的損失數,執行20次飛行任務最後的存活概率也不到2%。”
羅斯福怵然而驚:“這樣不行,犧牲太大了,你們對此有什麼好建議?”
“三條。第一條,在找到有效降低損失的應對辦法之前暫停執行晝間轟炸;第二條,變更轟炸區域,將轟炸重點從德國本土轉移到西歐、意大利方向;第三條,仿效海軍引入護航機制,不是短暫護航而是全程護航,並使用更堅固、更耐用的轟炸機。”
“第一條暫時不能考慮,如果我們停止轟炸,就等於我們在這場戰役中打輸了,會給敵人以喘息之機;第二條可予以考慮,對西歐打擊需要進一步論證,但意大利方向可當作是我們下一階段的重點;第三條我當然贊同,可目前能做到麼?”
說到最後一個技術問題,阿諾德的頭卻首先痛了起來:
陸航首先提出用P-38護航,但英國皇家空軍卻表示明確反對——根據不列顛空戰的經驗,類似Bf-110、P-38這樣的雙發重型戰鬥機機動性太差、不適宜擔任護航戰鬥機,必須用機動、靈敏的單發戰鬥機;後來陸航又選中了P-47,加掛副油箱後的P-47最大航程突破2500公里,勉強可以爲轟炸機提供護航,但對於德國本土尤其是核心區域目標依然鞭長莫及。至於新一代的轟炸機B-29,雖然已基本定型,但還需要經歷最後測試,至於生產就更麻煩——波音在堪薩斯的工廠專注於生產B-25轟炸機,所以陸航打算將B-29的生產任務移交給波音在華盛頓的蘭頓市工廠,但該工廠原準備爲海軍生產波音PBB-1雙發水上巡邏轟炸機,因此需要先說服海軍取消PBB-1項目並讓蘭頓工廠轉產B-29。這種跨軍種的協調可沒這麼方便,而且從生產到規模數量大到可以成軍還需要經歷一段時間,因此阿諾德估計一切順利的話,至少也要到1943年年底纔可能有大規模B-29機羣可用。當然,之所以要在總統面前提這件事阿諾德也是有私心的——總統曾經擔任過海軍部長,與海軍高層有密切關係,有些話通過參謀聯席會議這個官僚機構不一定方便說,但通過總統做工作可能會另闢蹊徑。
說到跨軍種交流,羅斯福的眼前忽然一亮:“空軍飛機不行,你們爲什麼不試試海軍飛機?——據我所知海軍F4U艦載戰鬥機擁有2500公里以上的航程,而且結構堅固、故障率低,在航母作戰時一貫伴隨艦載轟炸機、魚雷攻擊機行動併爲他們提供護航,如果拆除着艦設施並加掛副油箱,我相信陸航版的F4U可以毫不費力的突破3000公里的最大航程。”
聽到採用海軍飛機,阿諾德的眼神變得有些古怪,但最後還是答應去了解考察一番,如果合適將考慮採用。羅斯福知道陸海軍之間的飛機向來是不通用的,但這次陸航居然破天荒地準備予以考慮,可見第八航空隊的損失確實有點嚇人,已痛到陸航高層的骨子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