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亞歷山大上將本人持有不同觀點,他認爲在阿拉曼臨時防線瓦解後,埃及陸軍兵力包括亞歷山大港的部分海軍陸戰隊在內也不到2.8萬人,飛機偵查顯示德軍已登陸部隊多達5-6萬人,隆美爾直接指揮的快速打擊羣尤其厲害,亞歷山大港現在不過6000多人的防禦部隊,根本不足以抵擋德軍進攻,既防守亞歷山大又防守開羅的行動在軍事上根本是不可能的,他力主堅決放棄,有關亞歷山大港的一切應該儘可能帶走,帶不走全部就地銷燬——反正不能留給德國人。
他還另外提出反建議,要求安德魯迅速帶領港內剩餘船隻向蘇伊士方向轉移,在必要時鑿沉軍艦以堵塞運河。安德魯一邊做着最壞的打算搬運、銷燬物資,另一邊又據理力爭,希望亞歷山大能開口同意保衛港口,陸海雙方圍繞這件事的官司一直打到倫敦。
此刻在唐寧街首相官邸內的氣氛是沉悶而沮喪的,丘吉爾早已不復幾個月前視察北非、與斯大林洽談時的神采飛揚,一雙老眼黯淡無光,形勢發展得比他估計還要惡劣,託卜魯克方向的第八集團軍在走向慢性自殺,埃及的局面岌岌可危。
“首相,我認爲我們應該堅守亞歷山大港,這個港口的重要意義和價值不用我多說,而且我們有良好的對海防禦工事和大口徑岸炮,只要得到空軍掩護,完全可以堅持10天以上——只有這個時間才足夠轉移或銷燬港口囤積的物資。”第一海軍大臣、海軍元帥達德利·龐德在內閣中被稱爲“丘吉爾的錨”,一貫支持首相的主張,他看得出來丘吉爾是打算堅守的,便搶先表態,末了又補充一句,“隨着火炬計劃支援部隊的到來,屆時也需要有一個合適的港口讓他們登陸,沒有比亞歷山大港更合適的地方了。”
丘吉爾點點頭,龐德的話無可指摘,這麼大、這麼重要的一個港口如果打都不打就拱手讓給德軍,大英帝國的面子何在?如何對盟國交代?而拖延時間也是等待援軍所必須的,坎寧安上將此刻正帶着快速艦隊和增援部隊向前突進,只要有時間就完全來得及。
但布魯克總參謀長有不同意見:“在敵我力量對比明顯失衡的情況下,不應該再分兵防守註定要失陷的城市,應當集中精力鞏固開羅防守,至於亞歷山大港的物資,快速銷燬就是——能銷燬多少算多少。”
其餘內閣成員分成兩派,有支持龐德的,也有支持布魯克的,但支持堅守的少數,大多數人都贊同亞歷山大將軍的判斷,認爲不能再浪費有限的兵力分兵把守,只有艾德禮最後說了一句公道話:“我認爲兩個方案其實都存在一些問題,但現在不是我們糾纏於細節的時候,我們最要緊的是迅速決定,我認爲選哪個都行,讓首相自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