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表態太平洋艦隊目前有把握戰勝聯合艦隊其實是尼米茲吹牛:算上4艘喬治五世級,太平洋艦隊目前擁有的戰列艦與聯合艦隊戰列艦數量旗鼓相當,艦隻戰鬥力平均下來勉強也算旗鼓相當。而航母數量和聯合艦隊一樣都是5艘,包括3艘英國光輝級裝甲航母,1艘美國正規航母薩拉託加號,還有1艘博格號護航航母(博格級護航航母首艦)。本來主力艦隊作戰是不帶護航航母的,奈何美國可用航母損失殆盡,新造又遠水解不了近渴,尼米茲沒辦法只能把博格號也拉出來頂上——該艦艦員幾乎全由已沉沒的列克星頓號和約克城號倖存艦員擔任,操艦水平倒不差。
看上去有4艘正規航母的太平洋艦隊似乎比日本有優勢,但仔細分析起來卻不見得:博格號比龍鳳號載機數量少10架,龍鳳號可以跑到26節,但博格號最快只能跑17節,大大拖了後腿,在編隊作戰中非常要命;論艦載機數量美國同樣沒優勢,日本艦隊空母滿編艦載機總數278架,美國艦隊滿編艦載機總數只有243架;論飛行員素質和戰鬥機性能,美國方仍略遜於日本。當然,太平洋艦隊也不是一點優勢也沒有,起碼3艘裝甲航母防禦力強,抗沉性好,在戰役中價值不小。
數量也好、戰鬥力也好,在相對接近時纔有一戰的本錢,也並不等於弱勢一方就無法獲得勝利,否則日本就不會一口氣在中途島丟了4艘航母。但應該看到中途島戰役日本失敗的原因是很複雜的,除情報泄露因素外,進攻島嶼也是主要敗因——如果沒有中途島陸基飛機的數量優勢和偵查能力,單純海上艦隊對決美國人很難成就以少勝多(珊瑚海戰役可見一斑)。現在是美國艦隊要主動尋找進攻機會,情況就反過來了,他們會面臨日本陸基飛機的威脅,真打航母決戰不見得誰一定穩贏。
不過,尼米茲是深刻理解“政治正確”這件事的,現在總統爲印度洋和中東的戰局惱火,爲英國人的無能生氣,如果自己再示弱,這士氣和鬥志就徹底沒有了——這也不符合美國人的秉性!當然,他也很圓滑,只說對付日本聯合艦隊有把握,沒說對付三國聯合艦隊有把握——這不是因爲多幾條德國或意大利戰列艦就打不過,這是在委婉表示他不同意將主力拉到印度洋去,理由是明擺着的——太平洋上現在明明沒有日本艦隊,放現成便宜不佔纔是傻子。
果然,在聽到尼米茲“有把握”的回答後,羅斯福臉色好看了不少,和顏悅色地問他:“目前我們在太平洋上的戰事進展如何?”
“不是非常順利,日軍依然在萊城、布干維爾島上負隅頑抗,麥克阿瑟將軍認爲至少還需十天才能完全拿下萊城,布干維爾島可能還需要3-4周。”
尼米茲的回答讓金上將的眉頭頓時舒展開來:這回答很有技巧,沒有自吹自擂地表功,反而在引導總統——暗示他太平洋作戰推進情況尚可,如果能再加點力就更好。
“照這麼說打到拉包爾還要一個月?”
尼米茲沒聲響,只默默點頭,承認了這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