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伊拉克前總理拉希德是在27日才匆匆忙忙從德國趕回中東的,考慮到他更爲親德反英的立場及去年5月間伊拉克軍隊與德意軍隊並肩作戰的經歷,德國高層普遍認爲拉希德比埃及的馬希爾更可靠也更有扶持潛力,因此對其禮遇頗佳,不但安排專機和護航機組從德國轉場飛行至中東,甚至還給他配備了一個排的黨衛軍士兵。
經過現場與拉希德的深入溝通與洽談後,隆美爾和高斯等人驚出一身冷汗,他們現在才知道自己當初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巴士拉是伊拉克南部重鎮和交通樞紐、本身位置十分重要這一點完全不假,但巴士拉周邊正開採的油田目前產量並不大(世界著名的魯邁拉油田此時尚未開發),之所以飛機偵查判斷該城市附近有大型油田羣完全是誤解——那些油田要麼是科威特的,要麼屬於波斯阿瓦士油田羣,巴士拉和波斯的阿巴丹更像是中轉城市。如果當初按隆美爾的計劃把傘兵旅空投下去,不但搶不到大型油田羣,還可能陷入敵軍的重重包圍。
“當然,科威特也應視爲伊拉克的一部分,在奧斯曼帝國時期,他們就同屬於巴士拉行省,科威特只是該省的一個縣,在伊拉克獨立時,爲遏制我們,英國人硬生生將科威特分裂出去,單獨成爲英國的保護國——這是所有伊拉克人的恥辱。另外,沙特王國也不是與生俱來的,他們現在是英國人的忠實走狗,美國美孚公司在沙特有大量投資和油田勘探區塊……”
隆美爾聽出味來了,拉希德試圖吞併科威特,同時對沙特領土也有想法,套用後者的話說,伊拉克人纔是正統的古巴比倫文明繼承者。這些要求都是隆美爾不敢應承下來的,在討論有關中東局勢時,霍夫曼曾明確告訴過他:蘇伊士運河以東這些中東國家將來分割得越小越好、越多越好,德國應在其中扮演仲裁者,絕不能過於偏向哪個國家,更不能扶持某個地區性大國以免尾大不掉——埃及的影響力要嚴格限制在西奈半島以西。
他敷衍地交談了幾句,只說:“屆時元首和凱塞林元帥會與您深入溝通,他們對中東局勢有統一安排,我們首先要趕跑英美勢力,然後在此基礎上尊重各民族與部落的獨立與自由。”
拉希德剛纔的一番話也是試探,眼看在隆美爾身上得不到明確答案便話鋒一轉說到了油田:“您不必爲原油的事發愁,巴士拉方向油田規模雖然不大,但我可以爲貴國提供足夠石油——在摩蘇爾東南部的基爾庫克除現在開採的部分油田外,在我任上還曾發現過幾口高產油井,產量很大,油層深度大約在400米左右,後來因種種原因沒大量開採。”
“爲什麼?”
“因爲英國人控制的石油太多了,再開採就會過於壓低價格,資本家沒有動力。”
高斯憤憤不平:“英國人是石油太多,我們德國的石油卻太少,英美一直對我們執行封鎖,國內逼不得已甚至只能用煤炭制油。”
“有了伊拉克油田,貴國缺油的局面能得到極大緩解。”拉希德對伊拉克石油情況瞭如指掌,“原本我國預計1943年的原油開採量可達450萬噸,其中摩蘇爾附近油田羣可達350萬噸以上,如果基爾庫克的油田得到有效開發,我認爲能突破600萬噸,再加科威特、沙特的部分油田,總產量至少在800萬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