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羅斯福最後不鹹不淡地批評了金上將幾句,但未就任命調整提出任何意見,只安慰性地給了英國人一個艦隊副參謀長的職務,協助特納協調英、美軍艦間的溝通,這下英國人終於懂了——這恐怕是羅斯福總統本人的意思。
金上將雖然惡了英國人,但美國海軍內部卻一片叫好,大家都認爲他說得對,商業頭腦發達的美國人賬是這樣算的:承認幾艘英國軍艦構成主力,但兩艘伊麗莎白級戰列艦中有一條是美國出錢出力修的,兩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拿三艘沉沒的戰列艦換的,三艘航母上的艦載機全是美國飛行員——沒飛機要航母有啥用?綜合起來,英國這點兵力全是美國提供的,由美國擔任主帥理所當然。
如果說珍珠港戰役給美國海軍的感覺是震驚,那麼亞速爾羣島被佔領給他們的感覺就是恐慌——他們從未發現自己居然離失敗這麼近。亞速爾失守之後,德國等於一把扼住了英國運輸線的喉嚨,有關物資斷絕雖還沒完全斷絕,但看上去已奄奄一息。
美國國內目前的商船製造量一直在穩步提升,但提升的速度趕不上德國潛艇擊沉量的水平。2月份英美在大西洋上總共損失了115萬噸商船,同期美國船廠生產了110萬噸,幸虧加拿大、英國自身還生產了幾十萬噸,所以盟軍擁有的總噸位勉強還是上升。但製造一條輪船需要幾個月,擊沉一條輪船隻要幾分鐘就夠了,一旦給了德國亞速爾這個支點,更恐怖的景象還在後面等着。
另外,隨着英國地中海航線、殖民地航線紛紛斷絕,所需物資越來越多需要依靠美國提供,光燃油每個月的運輸量就要超過100萬噸,美國的物資和船舶也不是無窮無盡的,所以儘快奪取亞速爾羣島成爲壓倒一切的當務之急!
得益於“烏鴉”發出的情報再加上英美從其他渠道掌握的信息,他們充分認識到:由於德軍已在島上部署數量衆多的陸軍並構築防禦工事,要想佔領必須發起兩棲登陸戰,只有具備制海權才談得上登陸進攻,而獲得制海權的前提不僅要擊敗德國主力艦隊,還必須獲得相應海域的制空權。
德國主力艦隊的實力雖然還算不俗,最近又加了一艘黎塞留號,但整體力量放在英美盟軍在大西洋的艦隊主力面前依然只能算是一般,因此奪取制空權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鑰匙。
“亞速爾離葡萄牙和西班牙最西端只有1600公里,根據掌握的情報,德軍主力飛機,無論是Bf-219、Fw-190、He-218、Ju-98、Ju-188、聯合攻擊機等飛機在天氣良好的時候都具備直接轉場(部分需要掛載副油箱)的能力,而我們可利用的基地最近也超過2000公里(英國休頓),因此,要解決這個困難必須有兩個途徑……或者在海上集中儘可能多的飛機,或者我們找到近距離基地。”特納指點着地圖,“問題在於,離英雄港最近的陸地是馬德拉羣島,這個島也被德國人控制了,而且規模不大,很難在上面部署足夠的飛機。”
“針對這一種局面,我設計了奪取制空權的想法:第一步,由皇家空軍從英國出動重型轟炸機轟炸亞速爾羣島,破壞並阻撓德國人的建設行動,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第二步,集結最可能多的航空母艦,無論他是護航航母還是正規航母,部署最多的飛機並參與制空權爭奪。”特納搖了搖手中的電報紙,“情報顯示德軍在島上至少部署了200架飛機,另外還有航母上的100架,所以我們的數量必須遠遠超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