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次國會質詢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記錄:先是胡佛的主題報告與提案震驚四座,佔據了前面大部分時間和注意力,後來又是德國廣播佔據了重心,幾百人在國會山認認真真聽了2個多小時“敵臺”廣播,而他們真正的目標——質詢總統並就後續政策展開討論反而被衝得很淡。
國務卿赫爾大有深意地看了羅斯福一眼,悄悄豎起大拇指,爲總統的政治手腕和臨機應變叫好——在避無可避、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先把水弄混,讓衆人忽略主要目標也是政治鬥爭的絕佳手段。不管胡佛的請求能不能順利通過,起碼已成功轉移了注意力並吸引了大部分火力。而且他又找了一個如此美妙的藉口——間諜!誰也不敢打包票說美利堅不存在間諜,畢竟FBI不斷收到情報和祕密報告,此前還有德國特工搭乘潛艇試圖潛伏而被截獲的記錄。
間諜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前線失敗的壓力,雖然不一定全對,但至少給了議員們暗示:之所以目前打不過是因爲種種客觀原因,一開始是美國遭遇突然襲擊,來不及反應;然後是動員慢、組織慢;接着是盟友不給力和各種不靠譜;現在是間諜或泄密——歸根到底,不是美國軍事實力不行,而是各種各樣原因拖了後腿。這些解釋比“打不過”這樣冷冰冰的結論聽起來順耳多了。
至於戰事不順特別是千機大轟炸被精準“伏擊”,赫爾認爲可能有其他原因——比如密碼被泄露或破譯,不要以爲美國的密碼就破譯不了,當初太平洋艦隊在中途島以弱勝強獲得重大勝利不就因爲破譯了日軍密碼麼?與存疑的間諜問題比較起來,密碼問題可能更是當務之急。
羅斯福之所以是羅斯福,在於政治經驗總能在危機中找到可利用之處,他開口道:“各位議員,對德國人這種傳播恐慌新聞的廣播,我們能下令禁止民衆收聽麼?——儘管這不符合自由權利。”
臺下議論紛紛,大家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有一點議員們是明白的:如果任由這種廣播持續不斷播出,民間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士氣很快就會垮。別的不說,光今天威脅要轟炸華盛頓的消息放出來,明天就該有一大堆中產階級、上層人士會想辦法搬遷——大家起初都對軸心叫嚷要轟炸東海岸抱有輕視態度,直到大禍臨頭才發現空襲原來是很可怕的,原來空襲真的會死人的,原來德國佬是會專門對付富人區的。
華盛頓有多少富人和政客?難道每天夜裏都躲在防空洞裏像只鼴鼠一樣過活?
“不能讓德國人爲所欲爲,我們應該拿出辦法加強防禦,同時應該教育、引導民衆樹立正確觀念,進一步增強對自己國家的信心。”康涅狄格州參議員卡特站起來第一個支持,很快就贏得了掌聲,胡佛臉上一片笑意滿滿。
“下面談一下加強國土防禦的事……”雖然很不情願總參謀部開列的國土防禦計劃和經費預算,但事實擺在面前,羅斯福反過來抓住機會因勢利導,變被動爲主動,趁熱打鐵讓馬歇爾將整體計劃彙報出來,還藉機提高了人數、裝備數和預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