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謂《贊比亞方案》其實是一攬子政治解決方案:一方面贊比亞領土會分割一部分給比屬剛果,然後能解決烏干達地位與拉法國下水的問題;另一方面,贊比亞也是霍夫曼準備用於解決猶太人問題“最終方案”的選擇地,與最初設想的《馬達加斯加方案》相比,霍夫曼認爲自己已佔了便宜——馬達加斯加明顯比贊比亞更好,他不捨得放出來。
根據設想:所有德國境內的猶太人在完成三年苦役後,會面臨最終後續去處的安排問題,數量可能高達600-800萬,他不想用集中營和毒氣室進行“最終解決”,那樣代價太過於沉重,也不能繼續讓他們留在德國,那會成爲新的不安定因素,想來想去,他準備讓猶太人在贊比亞建國。
現在中東全都是親德的阿拉伯國家,如果猶太人還在巴勒斯坦建國,將來一定會成爲美國人安插在中東的刺頭,從猶太國曆史上爆發的戰鬥力來看,除非德國親自下場,一般中東國家是打不過的,這對未來“石油馬克”(或石油歐元)構成了重大威脅,不能不事先預防。因此巴勒斯坦決不能讓猶太人建國。
給猶太人建國也不能挑太差、太惡劣的地方,那樣根本養不活太多人,同樣也不會獲得猶太民族認可,贊比亞的區位地理、資源環境和氣候條件都還算比較合適——起碼比巴勒斯坦那鬼地方要好,如果真選了撒哈拉沙漠,只怕猶太人會不屑一顧。
根據方案設計,贊比亞享譽世界的銅礦、鈷礦、農田到時候可成爲猶太民族的立身之本,也是對被剝奪了財產的德國猶太人一種經濟補償——那些被剝奪財產要麼已分配,要麼已消耗和使用完畢,根本別指望重新發還原主。到時候這些礦產和土地全部可以進行股份化改造,給每個猶太人發上一份。猶太人有的是銀行家,這一點不用德國人操心。
更重要的是,他還給猶太人安排了隱含福利——贊比亞南方是羅得西亞,一大塊英國殖民地,猶太民族只要在贊比亞立穩腳跟就絕不會放棄擴張,人口少且土地多的羅得西亞會首當其衝,羅得西亞再往南就是南非,因此他們絕不可能與大英帝國和平相處,鑑於猶太人在美國有龐大勢力,這對破壞英美特殊關係有非同一般的價值,也爲戰後德美間的力量平衡加一些保險。
爲實現該目標,他已祕密派出牛賴特、魏茨澤克等資深外交官與猶太復國組織接洽——這種隱祕而敏感的事不適合讓裏賓特洛普這種大嘴巴去幹,對方也很感興趣。對猶太人來說,建國是第一位的,對付德國是第二位的,如果元首真願意在勝利之餘劃一塊不算太差的地盤給猶太人建國,同時還能提供一些安全保證,他們也不是不能和德意志和解,錢財的事一切好商量,甚至再拿出一筆來支持德國也可以。
在德國停掉集中營並搞了猶太人出口項目後,復國組織上下對元首的惡感沒最初那麼強烈了,其實他們更知道本民族的特性——這種貪婪的個性在過去上千年中招來了無數次白眼和報復。他們敏感地認爲,德國的舉動是重大政策調整的先兆,意味着猶太人最痛苦的階段基本就要過去了——德國先是停止了對法國、比利時、荷蘭、丹麥等佔領區中猶太人的迫害,然後又用服苦役代替集中營的方式減輕了對德國國內猶太人的迫害。
拋開意識形態與民族感情的糾葛,復國組織的頭頭其實很容易就看明白元首不遺餘力對付猶太人的動機:挑選一個族裔樹立標靶,然後就可以將德國人民更好地團結在一起;沒收猶太資產爲德國擴軍備戰和收買工業巨頭提供了經濟保證。這一切都是成熟政治家的套路,猶太人老早就從上千年的歐洲排猶歷史中總結出來了,無非沒料到德國人和黨衛軍會幹得這麼激進,《贊比亞方案》是在目前政策調整的基礎上再前進一步,算是向正常關係的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