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5月30日傍晚,東方集團軍羣先頭部隊抵達坦波夫防線,陸續與2個裝甲集團軍進行換防,換防工作陸續持續到6月1日深夜才結束,對坦波夫包圍圈的主導權也全權由魏克斯負責,東方集團軍羣的指揮部設在了沃羅涅日。
爲更好地指揮戰事,當天深夜,德軍大本營開始南移,由斯摩棱斯克遷徙至哈爾科夫——中央、南方B兩個集團軍羣司令部合流!根據戰場形勢變化,霍夫曼陸續發佈一系列調整命令,最重要的是三條:
第一,艾哈德·勞斯上將的第3裝甲集團軍配合東方集團軍羣作戰,在奧廖爾與沃羅涅日一線待命;
第二,莫德爾大將指揮第2、第4裝甲集團軍負責殲滅敵中央方面軍右翼部隊;
第三,霍特大將指揮B集團軍羣其他部隊守住卡拉奇一線。
對坦波夫包圍圈裏的布良斯克方面軍餘部,指揮部形成統一意見:坦波夫之敵不用急着打,留着說不定更有用。魏克斯和蔡茨勒還不死心,還想用這個誘餌吊一吊西方面軍或草原軍區的魚——他們不信俄國人會放着巨大的缺口而坐視不理,一旦紅軍出動,待命的第3集團軍立即會有機會。
他們萬萬沒想到,斯大林比他們還着急,當列伊捷爾報告布良斯克方面軍連日作戰後只剩下20萬兵力,各種物資、裝備、補給都不充足時,他已完全急瘋了——再不懂軍事的人也能明白中央陣線出現如此大的豁口意味着什麼,更不用提自詡爲“戰略指揮家”的斯大林。他一方面口口聲聲不再幹涉總參謀部具體指揮,另一方面卻明裏暗裏想方設法準備抽調兵力增援坦波夫,可這種努力在各方面都碰了釘子:
一開始他希望科涅夫能主動站出來表示草原軍區願意出兵支援,結果還沒等他開口,科涅夫的求援電報先打到了大本營——報告草原軍區面臨敵裝甲部隊威脅,所部不堪使用,要求迅速增加兵力和物資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