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新章節!
當汝南王沈雲所率巴東王師攻入蜀中,並向成都方向奮勇而進的時候,另一路由梁州刺史毛寶所率領的漢中王師也在巴蜀北路發起了兇猛的進攻。
蜀道天險,絕非說說而已。巴東一路伐蜀王師雖然依託於大江溯游而進,成功的攻入蜀中,但並不意味這條水路就是一路暢通,無論什麼人都可平流入蜀。
三國時期,司馬氏當權的曹魏伐蜀,當時魏軍已經由北路攻入蜀中且蜀後主劉禪業已投降。吳主孫休難忍寂寞,派遣數萬大軍沿江西進,名爲救援,實則打算趁着曹魏平蜀未定之際而收漁人之利,侵佔一部分蜀漢遺澤。
但東吳這數萬大軍西進未久,便遭遇了蜀將羅憲的阻撓。當時羅憲以巴東太守鎮守時名永安的魚復白帝城,以麾下區區兩千之衆,強阻吳軍於此數月之久,一直堅持到魏國處理完畢蜀事動盪再反過頭來進攻東吳重鎮西陵,東吳自顧不暇,永安之圍遂解。
永安之戰在三國對峙過程中算不上什麼大規模的戰役,但給東吳政權帶來的羞恥卻實在不小。
且不說這種背棄盟友、趁火打劫的行爲道義與否,須知曹魏滅蜀之後局勢可並不平靜,特別滅蜀大將鍾會的作亂雖然近乎一場鬧劇,但也暴露了當時魏國內部的嚴重問題。
司馬氏雖然父子相繼竊奪曹魏權柄,但是這個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淮南三叛,甚至滅蜀之威都不足完全鎮壓住魏國內部對司馬氏霸府的牴觸與反撲。所以儘管鍾會謀反時間並不長,但給曹魏內部所造成的觸動還是極大的。
在這個過程中,司馬昭既要穩定內部,又要整理消化伐蜀所得,因是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救援永安。其人本就梟雄人物,大概內心裏也並不認爲蜀將羅憲有什麼值得救援的價值,還是因爲永安所在的確是大江顯重要塞,再加上羅憲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這才發兵救援。
這當中足足有幾個月的時間,東吳西陵防線又是陸遜父子兩代經營的重鎮,而永安不過僅僅只有羅憲所率兩千亡國之餘,東吳大軍幾番發起進攻,其中領兵者甚至還包括陸抗這位東吳名將,但卻仍然沒能輕越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