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後慕容部幾股勢力也曾試探性的想要奪回這一要地,但在面對快速成型的王師陣線時,也只能望洋興嘆,不敢擅動。
軍事上能夠立穩,接下來發生的一切便都順理成章。在溫放之所主導的平遼構想中,歷林口不僅僅只是一處軍事要塞那麼簡單,也將成爲招撫遼邊流人、持續開發、就地補給,以圖平復遼邊全境,乃至於再復強漢東北秩序的重要支點與前進基地。
經過了兩年多時間的開發與創建,歷林口已經成爲大梁在遼地最重要的軍政一體大基地之一,而原本位於遼南的馬石津,重要性也逐漸降低,僅僅只是作爲遼邊與青徐本土的海路中轉站而存在着。
如今的歷林口,除了基本的軍事戍堡與海港職能之外,也是遼邊主要的漢民流人聚居地之一。約莫有兩千餘戶生民聚居於此,遼水兩岸阡陌交錯,雞犬相聞,千數頃田畝于山水之間錯落分佈,如果不考慮遼邊較之中原酷寒許多的氣候,與河北、江南鄉邑幾乎已經沒有了差別。
除了基本的耕桑之外,歷林口周邊並設有不少的織染、杵臼、燒冶、錘鍛、煮鹽等等諸多百技工坊,雖然規模上較之中原本土不可同日而語,但也是遼邊近世以來從無到有的開創,大大豐富了遼邊本土的物貨產出。
這些行業的基礎創建,眼下雖然規模仍小,體量上而言仍然比不上遼邊那些本有的胡虜勢力,但是有了這樣的基礎鋪墊,大梁朝廷便能持續的增強對遼邊的影響與控制,最終達到收復遼土的目標。
眼下的歷林口,如今已經是遼邊明珠一般的存在,繁華首屈一指。
類似早年的遼邊大邑如遼西的令支,遼東的大棘城以及紫蒙川等等,或是已經因戰亂而沒落,或是仍在交戰不休,歷林口這一份大梁王師所庇護之下的欣欣向榮,則更加顯得難能可貴,時刻吸引着衆多遼邊流人來投,甚至就連一些東胡部落寒苦人衆也都雜於其中,不可勝數。
任何地域,任何時期,沒有充分武力保證的繁榮都不可持久,必然會招至滅頂之災。這一點,在經歷了永嘉以來胡禍洗禮之後的大梁臣民心目中,更是有着深刻且痛苦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