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我們出來混要講信用 (第1/11頁)
木允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信這話一說,那些青蟲們立刻一陣混亂,所有戴暖耳的人都忙不迭往下摘這東西。
而另一些人同樣檢查身上。
必須得明白一點,大明朝從太祖時候起,爲了抑制奢靡之風,對於士庶官吏的着裝,配飾,居住器具統統都有着嚴格的規定。朱元璋因爲知識面問題的確存在很多侷限性,但他仍然以一個傳統農民的頭腦,試圖以自己認爲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尤其是他崇尚節儉。
他認爲一個合理的社會就是節儉。
任何奢靡,攀比,浮華都是不對的,所以他就以制度硬性規定出來,甚至就連衣服下襬到哪兒都規定好。這在現代人看的確很可笑,但在物資匱乏就連喫飽飯都很難的古代,所有人衣服下襬長出一寸,很可能就意味着數十萬畝良田改種棉花來解決。而這數十萬畝良田不能種糧食,很有可能就會造成很多人捱餓,這種在現代人看來可笑的制度,在古代卻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式,始終徘徊在飢餓線上的古代,必須用最大限度的節儉來確保供應。
但是……
到這時候早就沒人遵守了。
朱元璋有興趣做這種事情,他的後代可沒有,他從小在飢寒交迫中長大,他的子孫後代可沒嘗過飢寒之苦,當皇帝都無所謂時候,下面的閘門當然就徹底敞開。窮人的確想違制也沒能力做到,但有錢人身上沒有不違制的,這一點在士子身上表現的尤爲突出,畢竟他們是最不受制度約束的人,同樣因爲年輕人居多他們也是最追求特立獨行的人。
這個時代又沒有太多顯擺的方式可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