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人民的覺醒 (第4/9頁)
木允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面門內一張露天的辦公桌後,楊信看着這一幕驚歎道。
當然這不關他的事情。
在安希範兩個兒子的哭號中,楊僉事繼續接待那些申報的佃戶。
他手中其實有縣衙的記錄,所有田產理論上在縣衙都有記錄,任何土地交易的官契都有契尾也就是存根,這個是保留在衙門裏的,但因爲功名免稅,導致大量土地被隱瞞。一個功名免稅的確不多,全國官員和士子加起來,最後理論上其實也不算太多,但問題是這只是理論上的數字,因爲有了這個特權,他們需要的只是互相勾結隱瞞田產。
一個舉人免稅額的確不多。
可他都舉人了,那就意味着隨時可能做官,甚至到知縣家鄉去做官,明朝知縣其實多半都是舉人出身。
並不是說非得進士。
大明朝兩百多年纔出了兩萬多進士,全國總共一千多個縣,根本不可能以進士爲主,更何況還有其他各級衙門,最後實際上多半都是舉人出身,甚至還有監生和貢生出身。知縣在家鄉肯定同樣也靠這種特權發財,大家都是要靠免稅隱田的,捅開了對誰都不好,於是互相隱瞞就行了,無論有多少土地,實際在官府記錄上就是免稅額以內。
這是普遍現象。
所有地方,所有官員和士紳統統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