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待羣臣坐定後,皇帝先看了看眼前的陸尚道:“司徒的身子大好了?”
“託吾皇的洪福,老臣不打緊了。”陸尚恭聲答道:“還能再撐個幾年。”
“那就好,老司徒身子硬朗,便是社稷之福啊。”初始帝露出欣慰的笑容,這其中倒是有幾分真心,畢竟陸閥在七閥中,素以忠君敬上著稱。雖然當初帝位更替時,陸閥的表現讓他很是惱火,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他成了皇帝,對陸閥的感官自然大有不同。
“多謝吾皇,老臣定當死而後已。”陸尚也規規矩矩地答道。
待繁文縟節完畢,朝會才進入正題。
各省各部的官員依次向皇帝奏陳大事,但皇帝一般不會當場表明態度,只會說‘知道了,交中書省議過。’或者說‘知道了,叫尚書省辦理。’之類。這是因爲皇帝出口成憲,說出的話就不能再改了,所以需要先由有司給出妥善方案,再以皇帝的名義頒行下去。
顯然,這套規矩對皇帝的權力有極大的限制,因此歷代君王並非總是拘泥於次,時不時也會直接表明態度。但這種事情偶爾爲之還好,若是次數多了,必定會遭到衆公卿大臣的圍攻,反而會損害皇帝的權威。
所以,不是必須,皇帝一般不會輕易表態。但皇帝也很少會整場朝會都不表態,那樣就顯得太闇弱,體現不出皇帝的權威了。
今日接連奏了七八件事情,初始帝都沒有自由發揮,因此朝會顯得波瀾不驚。
這讓不少公卿,尤其是幾個閥主,不禁暗暗失望。前幾次朝會,皇帝和夏侯霸暗戰不休,看的人恨不得擊掌叫好,但觀今日情形,雙方似乎達成了某種妥協,不再給旁人看熱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