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通常說來,在馮宣率雍州行營軍收復陰山南側的河套平原,溫博率河東(晉州)行營軍收復燕山西北麓的雲朔蔚等州,以及李秀率河朔行營軍收復燕山東麓南北及遼東等地之後,在北線的常規軍事行動,差不多就要結束了。
這些區域,農耕基礎都好,千百年來胡漢雜居,不僅大量的漢民在這些地方棲息繁衍,諸夷也較好的融入中原文明之中,以漢民自居,只是前朝末年之後才從中原割據出去。
對這些地區出兵收復之後,鎮撫兩策並用,想要建立起有效的統治秩序,不會存在太大的難度,多花些心思,就能使之完完全全的融入大梁疆域之中。
不過,除開這些區域,北面的漠北,西面的河西、安息、吐蕃等地,都是遼闊的大漠、綠洲、草原或者嚴寒的高原,地域極其遼闊,同時蒙兀殘部及附屬部族、諸羌、土蕃等勢力,又主要逐水草遊牧而生、居無定所,可進可退,進退自如,後續如何對漠北、河西、安息、吐蕃等地區展開軍事行動,將大梁帝國的疆域擴展這些地區去,重新恢復前朝全盛之時的疆域,則是令衆人頭痛之極的難題。
當然,首先還是要解決漠北及蒙兀殘族勢力的問題,而要解決好這個難題,目前還是儘可能的將希望寄託在北逃士族身上。
不對北逃士族進行爭取、招撫,直接派大軍深入大漠進行征討清剿,即便能克服種各困難,取得一些軍事上的勝利,但最好的結果,大概也就是迫使北逃士族與蒙兀殘族一起逃離漠北,往西、往北更遼闊的苦寒之地遷徙。
而就算將蒙兀殘族及北逃士族都從漠北驅逐出去,但漠北草原上的諸多部族就像春季荒原上的雜草,割了又生,且來去如風、桀驁不馴,後續又要如何在這些苦寒之地建立起有效的統治,使之真正成爲大梁的疆域?
雖說很難,但參謀府過去這些年還是不斷的派斥候暗探潛入漠北蒐集情報,孔熙榮他們前一段時間在晉南對王景榮以及其他俘將的訊問,也進一步細化了對漠北的情報。
前朝末年,爲躲避大梁高祖皇帝的打擊、迫害,蕭衣卿率關陝、河洛士族狼狽北逃投附蒙兀人,最初就助蒙兀人在漠北建立師、營等漢州,發展農耕冶煉鑄造等業,使得原本就驍勇善戰的蒙兀騎兵,獲得穩定的糧秣、兵甲、軍械等補給後,戰鬥力獲得極爲迅猛的提升,也是在這個基礎之上,先從晉軍手裏奪得燕雲等州,繼而征服遼東諸部,疆域一度廣及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