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梁軍遠距離炮擊卻還沒有登岸動作之前,允不允許將卒離開靜海門以避炮擊,十六日清晨崇文殿召集五品以上的文武將臣進行廷議,還發生一番爭議。
在很多人眼裏,梁軍發出戰書,昨日又在靜海門外的江面擺出架勢炮擊靶船,透漏出十足輕蔑與挑釁的意味。
這在有血性的人的眼裏,是怎麼都無法忍受的。
身形瘦削的少年,恨不得親自登上靜海門率領大楚將卒迎戰,怎麼能忍受大楚將卒在炮擊時,躲避到一旁,叫梁軍看了恥笑?
倘若在梁軍炮擊時,御衛親軍的將卒都不敢守在靜海門之上,大楚還有什麼顏面存在,還怎麼激勵全城軍民與金陵城共存亡的士氣?
當然,很多人還是認爲梁軍新造的滑膛炮主要特點是遠射程,但昨日看彈丸洞穿船壁的情形,威力似乎比旋風炮近距離還有弱一些。
御衛親軍備戰三四個月,除了城樓內部撐以木架進行加固外,兩側的城牆上都用雙層原木搭建木棚子,諸人以爲這能有效降低守城將卒在遭受炮擊時的傷亡;即便不得不承受一些傷亡,也是侍衛親軍將卒這些年受厚待應盡的職責。
此時又值大楚存亡關頭,少帝的血勇之氣,在崇文殿裏還是得到不少臣僚的擁戴,甚至有幾名年輕的御史、翰林磕頭搶地,請求登上靜海門與御衛親軍的將卒共同守城。
楊恩、顧芝龍等人則堅決反對,強調正常作戰時,敵軍用旋風炮攻城,守軍都應儘可能採取更靈活機動的戰術,儘可能減少己方的傷亡。
只有敵軍用旋風炮攻城又同時附城奪城之時,纔不得已冒着石彈轟砸的危險、堅守城牆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