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因爲是事實,才更加可信!如果說話的人不是燕王,朱高煦差不多就真信了,還會對光明前途充滿幻想吧?
……但是,靖難之役後呢?可能燕王的想法是現在勝敗未卜、風險還很大,想那麼遠的事、沒譜的事無意義。只不過朱高煦不那麼認爲罷了……他對靖難之役的認識、和此時的所有人都不一樣!
“兒臣忠於父王,此乃天經地義。”朱高煦忙着先答一句,省得思考太久了、會讓燕王覺得他又在玩心計。
“嗯……”燕王隨口哼出一聲,尾音拖得比較長,似乎是贊同之意,又似乎有什麼深意?
剛纔父子倆一起走動,沉默了很久,不知燕王在想些啥;反正朱高煦也想了很多很多,現在父子倆開口說話了,他也思量妥當了很多事兒。
朱高煦便道:“兒臣乃郡王、養尊處優錦衣玉食,皆受父王及皇祖恩惠,豈能不忠?何況兒臣身體膚髮,受之父母,更受父王養育之恩,孝發自於心。”
他見沒有外人,便又一臉誠懇道,“有父王在,方有兒臣。父王文治武功,必能靖難功成,彼時君臨天下,以嫡長子爲皇儲,更能穩固大明江山社稷。社稷穩當,兒臣之富貴,才能穩當;不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兒臣乃太祖之孫、燕王之子,只想擁有咱們該得的榮華富貴,不想有非分之想。爲了保住父王和兒臣擁有的一切,兒臣也會竭盡全力,輔佐父王!”
朱高煦拒絕燕王的暗示“承諾”,並非一時頭熱,他左右權衡了很久的……什麼承諾,鬼才相信!打江山的時候,很多君王動不動還要和人“平分天下”呢!中國歷史那麼長,見過皇帝主動送一半江山的嗎?
與其爲了一個畫餅,表現出一副野心勃勃的樣子,還不如以退爲進,先不做那出頭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