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齊泰回到衙署,心情十分糟糕。他便退到簽押房,飲茶養神。
時兵部右侍郎陳植入內,稟奏兵務。說完正事兒,陳植拿着已經簽字用印的公文,正要離去,忽然又轉過身來,問道:“部堂何事憂心?”
齊泰看了陳植一眼,覺得此人平素待人忠厚、做事縝密,話不多嘴巴也嚴實,便招呼他回來重新坐下。
沉吟片刻,齊泰便嘆了一口氣,說道:“黃子澄非要舉薦李景隆,我很不放心,擔心聖上真會聽他的。”
陳植一點都不意外,點頭道:“聖上肯定會聽黃寺卿的。洪武時,孝康皇帝(太祖的長子朱標)尚在,黃寺卿就是伴讀,乃東宮心腹。
孝康皇帝崩,太祖立今上爲皇儲。黃寺卿又變成了今上的老師,深得今上尊敬和信任。此人便是東宮舊臣之首,今上待他如父如師,什麼事都相信他,也不足怪了。”
“正是。”齊泰點了頭,又皺着眉頭低聲說道,“黃子澄靠着東宮的關係平步青雲,我看他是嚐到了甜頭,便用人唯親,對拉幫結黨、關係門路深信不疑,纔有今天朝事的困境!”
陳植想了想,道:“部堂言之有理,走關係的人,多半都覺得幹得好、不如關係好!那聰明才智都用到結黨營私上了,哪還顧得上國事本身?”
齊泰沉吟道:“初時定國策,主張削藩的、推恩法的、還有其它政見的,各執己見。大多勳貴都不支持削藩策,李景隆貴爲國公,卻支持削藩,那時黃子澄就有心拉攏了……
後來在廟堂中,李景隆諸事支持黃子澄,也有心靠攏。兩廂眉來眼去,黃子澄恐怕早已將李景隆視作一黨,難怪會極力舉薦!”